
荆楚学刊
Jingchu Academic Journal
曾用刊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荆楚学刊》(原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出版发行以来,学报坚持围绕办刊宗旨,为促进学术繁荣、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曾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荣誉称号。 《荆楚学刊》将继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突出学术性与地方性特色,以荆楚文化、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原刊优势为依托,着力反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开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刊主要栏目有:荆楚文化研究、中国农谷研究、循环经济研究、老龄事业研究、教育经济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同时设有人文社科领域的其他栏目。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 创刊时间:200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大道3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0768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835/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试论郭店楚简《大一生水》的生态美学
郑舒蕾[1];林训涛[1]
(1-6)
楚墓出土漆木梳篦研究
陈文华[1];李欣霏[1]
(7-18)
司马相如作《招隐士》考
王伟[1]
(19-26)
旅美华人作家程宝林的荆楚乡村文化书写研究
汤芳[1]
(27-32)
《诗经》“锡”“受”考
马康雅[1]
(33-39)
论傅斯年的宋代文化认同
贺根民[1]
(40-46)
“远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一种跨学科探索
潘伍豪[1]
(47-54)
无为而自正:论王弼玄学思想的内在经世旨趣
郭敬东[1]
(55-61)
《共产党宣言》中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靳帅帅[1];王文浩[1]
(62-66)
比较视野下中国、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政策:现状与合作构想
薛瑞凯
(67-74)
“变”与“不变”: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
于文豪[1]
(75-80)
论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法益构造与规范适用
魏瀚申[1]
(81-86)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完善路径研究
牟霞[1];羊海燕[1]
(87-92)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教育“双减”政策的家庭效应
袁小波[1];吴立宝[2]
(93-99)
应届博士毕业生争做高校辅导员现象的理论透视及建议路径——基于双向推拉理论视角的分析
史晓繁[1];钱静[1]
(100-105)
中小学科学教育提档升级的政策动因及其实践反思
张瑞峰[1];胡梦[1]
(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