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nzu Normal University of Xingyi
曾用刊名: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
简 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国家公开出版刊物。为适应新世纪学校教改、科研的需要而出版,力求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特点,为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
- 主管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主办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贵州省兴义市木陇街道办兴义路一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673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53/G4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乘着歌声走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主办中国-东盟经典民歌大学生歌唱大赛系列活动
(0-0)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基于黔西南州的经验分析
徐磊[1,2]
(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演进趋向与进路前瞻(2015—2024)——基于CSSC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王海雨[1,2]
(8-17)
民族互嵌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以黔西南新市民社区建设为例
黄玮攀[1,2];黄军[2]
(18-23)
笔山书院的创立、发展及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吴胜伟[1];向德俊[1]
(24-29)
国家治理视角下晴隆“二十四拐”的历史变迁与战略意义
刘睿宸[1];刘建超[2]
(30-36)
基于人格理论视角的《迷失在欢乐屋》后现代性研究
余晖[1]
(37-43)
风土、感知与想象——《黔书》《续黔书》的地理书写
周永平[1]
(44-48)
侗族大歌传承的历史与现状——基于CNKI(1982-2022年)知识图谱分析
吴远华[1]
(49-58)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缘起思路、基础条件与实践路径
吕葳[1]
(59-64)
融媒体时代下中国非遗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研究
张宇[1];李风玲[1]
(65-70)
农村体育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基于资源开发的调节效应
刘才强[1];阎朝兵[2]
(71-79)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淮南子》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雷鹏飞[1];张浮凌[1]
(80-86)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苗族花带非遗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董子涵[1];何治民[2];崔艺杰[1]
(87-9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底线目标与框架机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
代雨[1];钟君[2]
(92-97)
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探索——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胡银[1]
(98-104)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和科研反哺教学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杨欢[1];邢玲玲[1];张刚[1]
(105-111)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本课程开发研究
罗利群[1];杨娅[1]
(112-117)
以关键词法促进低学业浮力学生课堂词汇学习教改研究
翟康[1];彭雁萍[2]
(118-124)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总目录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