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学教育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该刊已选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简 介:本刊旨在探讨高等教育、药学教育规律、研究药学教育理论、发表药学教育改革成果、结合实践介绍药学教育先进经验,设有近20个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受到广大医药教育工作者的欢迎。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531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2/G4
- 邮发代号:28-31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多元协同阶梯式医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翟鑫[1,2];葛丹丹[3];杨晶[4]
(1-6)
药学研究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实践
周应军[1];曾光尧[1];曾文彬[1];邓旭[1]
(7-10)
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S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李杨[1];周磊[2];刘叔文[1]
(11-15)
校企共赢机制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思路探讨——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刘睿[1,2];刘岩[2,3];李正[1,2]
(16-20)
服务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楼玉兰[1];张琳[1];梁宗锁[1]
(21-24)
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余敬谋[1];葛海霞[1];张忠山[1];钱坤[1];王桦[1]
(25-28)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
李三望[1];吴绮平[2];程泽能[2];谢非凡[2]
(29-33)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引导
徐暾海[1];徐芃[2]
(34-38)
中药化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张冰洋[1];邓雁如[1];赵启铎[1];王莉宁[1];王丽莉[1];孙立丽[1];孙成鹏[1];邱峰[1]
(39-43)
大健康产业模式下中药学专业特色整合课程的建设探讨
任舒蒙[1];王淼[1];刘晓秋[1];孟大利[1];王延年[1];潘英妮[1];周蓓[1];袁久志[1];华会明[1];高慧媛[1]
(44-48)
新工科和专业工程认证双重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建设
骆健美[1,2,3,4];王敏[1,2,3,4];申雁冰[1,2,3,4];屠琳娜[1,2,3,4];夏梦雷[1,2,3,4]
(49-53)
以熟地黄为例探讨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五个“一”建设
李红伟[1];刘梦云[1];康乐[1];曹彦刚[1];田连起[1];李凯[1]
(54-57)
融合思政教育的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
方宇昕[1];闻俊[1];刘宝姝[1];张嘉宝[1];高越[1];姚昕怡[2];罗俊[1]
(58-62)
基于工程认证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李姣姣[1];许瑞波[1];吴庆利[1]
(63-67)
AI智能教育协同药学导论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陶丽[1];李梢[2,3,4]
(68-72)
高等医药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卜明[1];王佳鸣[1];刘磊[1];于洋[1];王海君[1]
(73-76)
基于GeoGebra的药物色谱学可视化教学
陈志[1];李倩倩[1];孙加燕[1];曹富[1]
(77-82)
指向大概念的药物分析实验微项目教学构建研究
纪万里[1];王小芬[1];陆叶[1];贾冬玲[1];张宜凡[1]
(83-88)
TPACK模型在中医脑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与思考
蒋辉[1];李文磊[1]
(89-93)
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中药物化学创新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康琪[1];孟祥国[1]
(94-97)
新工科背景下旨在深度学习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林洁[1];卫蔚[1];吴晨桔[1];刘梦圆[1]
(98-101)
密室逃脱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卢珺[1];陈玲琳[1];韦京辰[1];王睿[1];马玉香[1];陈毅飞[1]
(102-105)
基于OBE理念的“对分课堂+学习通”在药学分析化学中的教学应用
亓雪[1];徐一新[1];唐迪[2];贾冬玲[1];张宜凡[1]
(106-110)
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促进科研育人前置的思考与实践
孙涛[1];梅林[2,3]
(111-115)
PBL团队式教学法在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王超丽[1];乔友备[1];陈鹏[1];吴红[1]
(116-120)
线上线下融合式药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徐静雯[1];臧林泉[1];王桂香[1];乔爱敏[2]
(121-125)
基于案例剖析的经典药物靶点与药物研发课程教学
郑禄枫[1]
(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