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言文学研究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曾用刊名: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简 介:《汉语言文学研究》是由河南大学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2010年3月正式创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传播中,《汉语言文学研究》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守繁荣人文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生态的办刊宗旨,崇尚学术中有争鸣、争鸣中有宽容、宽容中有立场的办刊理念,关注学术前沿,跟踪学术争鸣,提升精神品位,创造学术精品,用高水平的编辑质量回报作者和读者。
-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50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414/I
- 邮发代号:36-9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4期
主持人语:襁褓中的社会主义文学
易晖[1]
(4-4)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范畴的“趣味”——以冯雪峰的萧也牧批评为例
刘卓[1]
(5-12)
“心灵”的革命与“审美”的建构——论宗璞《红豆》中的“文本性态度”
赵牧[1]
(13-22)
“文学跨媒介传播研究”专栏
武新军
(23-23)
“情”动于“事”——战时街头剧的声音实践与情感动员
高菲[1]
(23-32)
论《小二黑结婚》的跨媒介传播
潘西方[1]
(33-40)
革命诗歌《一个和八个》电影改编的现代性转化
赵双娟[1]
(41-48)
诗人随笔:历史转折时期的“另一种写作”——从1990年代的“散文热”谈起
钱文亮[1];胡威[1]
(49-56)
创造的张力:郑敏对美国后现代诗歌的跨文化翻译与阐释
刘燕[1]
(57-66)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辛勤耕耘者
左鹏军[1]
(67-73)
诗歌和哲学的完美融合——《天问》之美学分析
颜翔林[1]
(74-80)
明星有烂——释《论语》中的“诗兴”艺术精神
陈雯柔[1]
(81-87)
清末金天羽所编唱歌集的思想内涵——以三编《新中国唱歌集》为中心
李向阳[1]
(88-96)
民族团结的使者、革命音乐的“先声”——安波在冀察热辽解放区的革命音乐活动考
宋一平[1]
(97-103)
黄人集外手稿《东吴发刊词》
黄均达[1,2];黄人
(104-106)
蔡元培1930年代七篇演讲考释
金传胜[1]
(107-114)
金梁吟社钩沉
葛本成[1]
(115-120)
卞之琳:界限的消融
高祥[1]
(121-128)
汪曾祺1980年代初修改《鸡鸭名家》原因考
翟慕航[1]
(129-135)
“而已”修辞与鲁迅的“杂文自觉”——以1925年杂文为中心
胡蓉[1]
(13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