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教育:高教
Beijing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曾用刊名:北京教育(高教版);北京高等教育
简 介:本刊是普教专业性刊物。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报道普教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交流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经验,透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 创刊时间:1949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一区1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7997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29/G4
- 邮发代号:82-48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首都高教二十年:女性参与视角
刘娟[1];杜彦洁[2]
(4-5)
新质生产力与产教融合双向赋能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田野[1];杨振军[1]
(6-8)
职业教育功利化的突围:刍论亲社会动机培育生态的构建
陈为峰[1];谢严妍[1]
(9-12)
工程硕士产教融合培养的困境与突破
朱贺玲[1,2,3];袁雪岚[1];刘延畅[4]
(13-16)
深化国际产教融合 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
莫玉婉[1,2]
(17-20)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产教融合特征及其启示
陶东梅[1];李万福[1]
(21-23)
产教融合是教育的根本归宿
马陆亭[1,2]
(24-24)
高校数字化建设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高旸琼雪[1,2]
(25-27)
依《学位法》增设课程学位的思考与建议
杨攀[1]
(28-31)
《学位法》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柏桓[1]
(32-34)
《学位法》赋能学位工作 提质增效的路径探析
武艺琦[1]
(35-37)
高校组织关系暂留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研究
李进忠[1];张雁云[1]
(38-41)
发挥高校学生党校功能与优化学生党建工作初探
吴雅文[1];李昊[1]
(42-44)
医学院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关键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周益桢[1];单颖越[1];程旺[1];傅骞[1]
(45-48)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思考
袁一宁[1];唐钦[1];曹志恒[1]
(49-51)
高校外语非通用语专业实习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韩俐彦[1]
(52-54)
电影创作实践教学的体系建构
陆花[1]
(55-57)
“大思政”视阈下理工类大学美育的实践逻辑与路径优化
李巧伟[1]
(58-60)
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基于“四大素养”提升工程
胡军伟[1];张宇[1];高歌[1]
(61-62)
科技成果转化通识教育纳入理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陈柏强[1]
(63-65)
首都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养的长效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以“‘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为例
王新营[1]
(66-6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以运河文化教育融入为例
常静[1];刘世波[1]
(69-70)
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莫蕾钰[1];李慕晨[2];冯韵婧[3]
(71-74)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例
张帆[1];赵莹[1]
(75-77)
资助育人视域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再审视
于承杰[1];殷颖超[2]
(78-80)
新时代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路径探析
李大伟[1]
(82-84)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法实践研究
李利[1]
(85-87)
新时代培育创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实践探索
余静[1];李文超[1]
(88-90)
新质生产力赋能党建引领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
李鹏[1];谷天硕[1];王坚[1]
(91-93)
高校专职组织员队伍胜任力的现状、问题及提升路径
秦岭[1]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