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简 介:创刊于1999年3月,是由遵义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活跃学术空气,促进教学改革,繁荣科学文化。
- 主管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 主办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平安大道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35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5026/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论长征中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薛庆超[1]
(1-12)
论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对长征时期红军形象的塑造
徐功献[1];曹静[1]
(13-19)
《徐霞客游记》对西南地区土司纷争的记载及史料价值
黄超[1]
(20-25)
容美土司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基于《田氏一家言》的文本考察
宋攀[1]
(26-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的实践路径研究与启示——以织金苗绣蜡染为例
王子[1]
(32-35)
松江非遗顾绣的历史文化特色及传承发展策略
涂杨[1];陈军[1]
(36-4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范允龙[1]
(41-46)
马克思社会存在概念释义
胡立刚[1]
(47-49)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价值意蕴探析
张修洁[1];谷松岭[1]
(50-52)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业与物流业动态发展关系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田丹梅[1]
(53-57)
泰国北部云南方言使用现状调查——以清迈府景佬县勐纳乡昌良村为例
谢智香[1]
(58-61)
摩经流传变异个案考察
占升平[1]
(62-66)
《生命之书》中旁遮普的地理空间与历史叙事——基于文学地理学的解读视角
杨柳[1]
(67-71)
基于OBE理念的西部地方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王兴涛[1];梁晓燕[1];颜家杰[1];黄薛龙[2];张旭[1]
(72-74)
任务驱动式“电气工程CAD”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陈孝玉[1];敖邦乾[1];高志武[1];张强[1]
(75-77)
基于辅助系统方法的多智能体系统在半马尔可夫切换拓扑下的一致性控制
李建军[1]
(78-81)
基于智能遗传算法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评价模型
单红[1]
(82-87)
基于线性回归的多维数据半监督维数约减方法探究
林敏[1];龚让声[2]
(88-91)
基于有限元分析与静力试验的CFRP约束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金必煌[1];李正焜[1];刘一鸣[1]
(92-96)
一类带Grushin算子的Kirchhoff型方程解的存在性
刘龙[1];储昌木[1]
(97-99)
贵州省大创项目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
罗宿星[1,2];黄川腾[2];陈华仕[2];谌艳[2];王先平[2];伍远辉[1]
(100-103)
基于OBE理念的虚拟仿真教学创新改革——以“网络信息安全”课程为例
蒲晓川[1];张远强[2]
(104-109)
机电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新伟[1];张华[1];张立勇[1];黄敏[1];李双喜[2]
(110-113)
在常微分方程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旷雨阳[1];李兴华[1];王太荣[1]
(114-117)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研究
郭孔生[1]
(118-122)
医学生金融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王中艳[1];徐华[1];陈涛[1]
(123-125)
红色校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庆师范大学校史挖掘利用为例
张敏[1];方瑞[2]
(126-129)
行为改变轮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翻转课堂模式优化研究
张蓓佳[1];叶凤云[1]
(130-133)
基于THEOL网络教学平台的“化工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季伟[1];杨敏[1]
(134-137)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路径研究
朱应开[1]
(138-141)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
朱怡飞[1];农燕飞[1];胡春熙[1]
(142-146)
仁爱思想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时代价值及转化路径
姚伟[1];韩弥明[2]
(147-150)
高师院校“小学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
刘星[1]
(151-155)
“医用化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黎挺挺[1];覃彪[2]
(156-158)
主从式综合方式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赜
胡哲[1];李银兵[1]
(159-162)
民国时期气韵生动重释
张学峰[1]
(163-167)
电影《长津湖》的英雄化男性气质表达
安岚[1,2];曾自强[3]
(168-171)
浅析金毓黻、罗振玉交游及其对辽宁书法的贡献
仲芳[1];王继顺[2]
(172-176)
高校图书馆助力西部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
何德兵[1];夏晖[2];陈园林[2];杜朝东[3]
(177-180)
《遵义会议会址》
杨萍
(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