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曾用刊名: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双百”方针,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努力;立足本校实际,面向社会和大中专院校。主要反映我校人文学科最新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适当选刊兄弟院校和基础教育的科研、教研论文,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及生产机构的科研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教学和基础教育教学;服务于科学技术研究;服务于产学研相结合;服务于社会生产。
- 主管单位:宁德师范学院
- 主办单位:宁德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东侨区学院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682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314/C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4期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指引
韩露[1];易燦[1]
(1-8)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守法激励理论研究
黄文伟[1]
(9-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研究
张美君[1]
(18-23)
“三进下党”的生成逻辑、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
周维功[1,2];文嫡[3];谢雨霏[4]
(24-29)
人民至上“:四下基层”的根本价值取向
郭斌慧[1,2];苏天恩[3];黄玉桃[1]
(30-35)
青年毛泽东阶级概念的演进——兼论其对“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意义
张春雪[1];姚季冬[1]
(36-40)
金融赋能“经济大合唱”的宁德经验与启示
黄陈国[1]
(41-45)
闽东畲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任艳锦[1];王育红[2]
(46-51)
破产程序中无争议债权确认裁定的司法效力——以债权人的权利救济为视角
王才伟[1];张宸睿[1]
(52-58)
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审视
庄欣娜[1]
(59-64)
中国农业技术对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以菌草技术援外项目经验为镜
张云清[1];林煜聪[1];刘智美[1]
(65-70)
数字经济赋能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测度与实现路径
周俪[1];毛茂峰[2];王智[3]
(71-84)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超额商誉的影响
陈梦玲[1];魏远竹[2]
(85-94)
区域技术创新的路径演化
郭炬[1];陈为旭[2]
(95-104)
福建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策
章梦虹[1]
(105-112)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福文化内涵钩索
陈燕玲[1]
(113-117)
虚拟现实技术的3I特征:基于耀斯审美经验论的审思
胡良艳[1]
(118-123)
泉州传统文化的中华文明包容特性阐释
李伯群[1]
(124-129)
《初学记》郑氏宗文堂刻本与严可均校本关系考辨
张伟[1]
(130-136)
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度效”论析
田珊[1]
(137-141)
新手型和熟手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比较的叙事研究
谢晓颖[1];余伊凤[2]
(142-152)
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集群构建
黄德焱[1];徐丹丹[1];赖建强[2]
(153-160)
基于乡村振兴推进路径的终身教育发展对策
董巧凤[1];陈丽希[2];郭正武[1]
(161-166)
“福”文化融入福建省中高考试题的理据与路径
李佳羚[1]
(167-171)
基于五星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探索——以“酒店运营管理”课程为例
林翠生[1];张光英[1];詹岚[1]
(172-179)
信息化时代数字赋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
徐可意[1]
(180-186)
高校“育人帮扶”工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基于福建省高校的微观调查
蔡良玫[1];宁满秀[2]
(187-193)
党史经验视域下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陈愚[1];陈胄[1];蔡舒婷[2]
(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