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anchang Municipal Committee
简 介:《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是由中共南昌市委主管、中共南昌市委党校主办的,2003年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期刊。本刊在坚持学报必须具有学术性和不断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的同时,主要以反映我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办刊宗旨,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学术发展服务,通过学报这个窗口扩大与各高校的学术交流。
- 主管单位:中共南昌市委
- 主办单位:中共南昌市委党校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延安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445
- 国内统一刊号:CN 36-1266/C
- 邮发代号:44-131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循迹与基本经验
尤文梦[1]
(3-12)
历史拐点的“镜像对比”——关于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省思
徐可欣[1];陈梦娇[1]
(13-19)
唯物史观视域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主体向度
孔德进[1];卢艳香[1]
(20-27)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
赵颖彬[1]
(28-34)
恩格斯的正义观——《论住宅问题》的政治哲学阐释
刘冬冬[1]
(35-40)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中的人民性探析
韩记康[1]
(41-46)
全民族抗战时期毛泽东对时局的科学把握与当代启示
杜鹏[1];章征科[1]
(47-53)
刘少奇关于党员标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邱泽艳[1]
(5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党员教育工作探析
刘静瑶[1]
(62-72)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多维审视
饶旭鹏[1];武路雨[1]
(73-78)
大历史观视域下新的文化使命的丰富意涵与实践路径
张少难[1]
(79-8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觉传播的效能与路径
陈世华[1];蒋博斌[2]
(87-95)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高质量融合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王波[1];陈位志[1]
(96-102)
“千万工程”经验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制
韩园园[1]
(103-111)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学术规范
(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