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教育
Literature Education
简 介:《文学教育》是一份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刊物,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份普及文学教育的专门刊物。刊物的宗旨是:以文学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教育,以文学的姿态进行教育。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 主办单位: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
- 创刊时间:2005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99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68/I
- 邮发代号:38-423
- 单价:
- 总价:
2023年 第27期
徐兆寿《荒原问道》的乡土书写与精神反思
刘莹[1]
(4-6)
《狂人日记》与《河童》疯癫叙事的比较研究
王梦如[1];胡云川[1]
(7-9)
莫迪亚诺剧作《我们人生开始时》的空间叙事
艾天姿[1];李晓斌[1]
(10-12)
古代代表性人物人生道路选择的思想意义
卫东[1]
(13-15)
朱彝尊和宙亭禅师的清初洪涝灾害诗歌研究
王栩[1]
(16-20)
福柯的语言与文学考古
陈思宇[1]
(21-23)
当代小说中的口语表现与语言教育研究
闫凌[1]
(24-26)
论王安礼《王魏公集》中的文
余叶[1]
(27-29)
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美国文学》教法探究
霍红宇[1]
(30-32)
《诗经》与萨福抒情诗艺术表现比较
黎玲钰[1];丁浔予[1]
(33-35)
《唐璜》讽刺史诗文体初探
王野兵[1]
(36-38)
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作用
白龙[1]
(39-41)
史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研究
李蕊[1]
(42-44)
“神嗜饮食”及其他
刘瑞[1]
(45-47)
特级教师陈日亮教学思想探究
林霞[1];唐瑛[1]
(48-50)
心理分析视阈下《守望灯塔》中银儿的自我蜕变
曾冬梅[1]
(51-53)
裘帕·拉希莉《比比·哈尔达的治疗》中的疾病书写
任文静[1]
(54-56)
普列姆昌德与鲁迅小说中三类女性形象之比较
赵刚[1]
(57-59)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垂死的肉身》解析
何红梅[1];丁威[1]
(60-62)
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黄雅文[1];高小丽[1]
(63-65)
《宠儿》中女主人公塞丝的心理创伤解读
刘雅敏[1];赵祥凤[1]
(66-68)
论《伊利亚特》和《霍岭大战》中的珠牡与海伦
成来卓玛[1]
(69-71)
存在主义下《莫斯科的小提琴》的主人公形象
吕佳懿[1]
(72-74)
从堀辰雄《起风了》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宋金宝[1]
(75-77)
《竹竿》与《北迁季节》的空间叙事对比
马海龙[1];吴嘉伟[1]
(78-80)
影片《满江红》当代民族寻根意识的拾遗
马雯迪[1]
(81-83)
文化与翻译:谈中国文学“走出去”
陈明媛[1];郑诗呈[1]
(84-86)
文化氛围对课堂沉默的影响及价值
董晓鸽[1];赵海燕[1]
(87-90)
初中外国小说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龙清晶[1];万桂红[1]
(91-93)
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设计
左逸昕[1];方正[1]
(94-97)
思辨性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
孙青[1]
(98-100)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的对比阅读价值
祁缘[1]
(101-103)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课外分级阅读及策略
戴梦琳[1];代晓冬[1]
(104-106)
体验式教学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五维共建
唐甜[1];胡铁强[1]
(107-109)
阅读的“读思达”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张艳利[1]
(110-112)
想象性还原:让范文有效引导写作
杨霞[1]
(113-115)
课程思政下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策略
周迪[1];万素花[1]
(116-118)
现代汉语写作与方言
张莘苑[1]
(119-121)
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华征[1]
(122-124)
重读鲁迅先生的现代教育观
魏巍[1]
(125-127)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
陈杰[1]
(128-132)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困境及路径
程颖[1]
(133-135)
部编版高中文言文词义注释指瑕
李贵萍[1]
(136-139)
《老山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吴悦[1];万素花[1]
(140-142)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周倩[1];陈清明[1]
(143-145)
项目式学习在革命题材教学中的探索
黄杜娟[1];何清[1]
(146-148)
高中语文革命文化选文价值及教学策略
谭艳柳[1]
(149-151)
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镁丹[1]
(152-154)
语文学科小人物教学方式探究
蒋文丽[1]
(155-157)
基于戏剧语言鉴赏的高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王慧慧[1]
(158-160)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
陆彦祖[1];桂强[1]
(161-163)
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用探析
马畅[1]
(164-166)
三教改革视域下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策略
罗姝婕[1];罗丽韫[1]
(167-169)
融“声、情、象、境”为一体的吟诵教学
梅倩[1];郭伟[1]
(170-172)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郭佳星[1]
(173-175)
《邓稼先》一文的课后练习特点及应用
宋玲[1]
(176-178)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廖妍[1]
(179-181)
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卢芳婷[1]
(182-184)
变译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解读
彭雪秋[1]
(185-189)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新论
周娜[1]
(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