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Art Research

简  介:《艺术研究》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艺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面向全国艺术类高校及艺术界人士,突出学术性,为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教学提供探讨平台。 《艺术研究》杂志内容涵盖: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艺术传播、艺术美学以及艺术史论研究。我们一贯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原则,坚持学术性、前瞻性、包容性,立足艺术领域、突出学术氛围。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321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29/J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李超德作品 李超德[1,2,3] (0-0)

实景与幻象:路易十五赠乾隆皇帝“中国题材”挂毯的图像建构 包秀慧[1];色音[2] (4-8)

汉代博山饰微缩宇宙构造的成因研究 王明星[1];陈原川[1] (9-11)

1949年以前女性男装图像的功能与制作背景初探 叶子捷[1] (12-16)

潜意识的释放——浅析超现实主义图像所指 林均晔[1] (17-21)

宋代绘画美学思想研究及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张军[1];张逸峰[2] (22-25)

晚明书法异体字的兴盛与载体类别 杨夏宇[1];陈原川[1] (26-28)

新时代以来东北抗联题材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研究 闫智开[1];张书豪[1] (29-31)

儒家心性学视域下张艺谋电影《英雄》的审美价值再论 黄云虎[1] (32-37)

乐意与诗意的交融——解读徐振民钢琴套曲《唐人诗意两首》其二《题破山寺后禅院》 束谦[1] (38-42)

寻踪流传:薛绍彭守恒《定武兰亭》考论 丛帅[1] (43-45)

是枝裕和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内核审视与流变——以《掮客》为例 陈亮[1];周舰铭[1] (46-48)

破茧蝶变——民族音乐学视角下女性角色的价值建构 龙婧[1] (49-51)

《失控玩家》:景观堆砌的异托邦与自由争夺的延宕 张一诺[1,2] (52-55)

中国摇滚影像中女性形象建构策略流变探析与反思 刘可烨[1];高洋[1] (56-59)

“有情”还是“无情”——工匠在宗教艺术中的审美情感 李晋阳[1];董欣宜[1] (60-64)

接受美学视域下《长安三万里》的叙事与表达 董天方[1];田星瀚[1] (65-67)

钢琴曲《组曲——版纳风情》演奏特色可视化分析 万凡捷[1] (68-71)

《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创作与空间生产的耦合实践 金鑫[1];徐嘉[1] (72-74)

“审美逻辑”中践行美术创作的“大时代观” 权振龙[1] (75-77)

当代国产动画电影中戏曲美学元素的功能价值及运用——以“白蛇”系列为例 陈凯悦[1] (78-81)

中国式浪漫——电视剧《苍兰诀》中的东方美学呈现 胡安琦[1] (82-85)

釉上彩瓷画中写实油画技法的局限与创新 王熠萌[1];段江华[1] (86-88)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蒸汽朋克美学与人机关系思考 韩一铭[1] (89-91)

观影空间、电影身体与“后现代危机”——现象学阐释下的电影经验 刘雅文[1] (92-95)

当代艺术中的非传统叙事对欣赏者创新思维的影响 张予馨[1];李胤锋[1] (96-98)

电影《小森林》中物哀美学的呈现 程雁琳[1] (99-101)

沃尔夫林风格学中的个体——艺术风格的历史性证明 李晨祺[1] (102-104)

油画创作中的光影表现技法剖析 魏志晖[1] (105-107)

张朝钢琴曲《中国之梦》的创作特色与审美意境研究 周好[1] (108-111)

建构主义理念下“唱、模、编、创、选”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幼儿园五大领域中音乐活动为例 赵君英[1];刘慧君[1] (112-115)

中国芭蕾舞蹈跨文化传播的互动实践 郭睿[1] (116-118)

博古通今 以美育人——博物馆美育功能探析 刘思勤[1] (119-121)

越剧文化元素融入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以《印花设计》课程为例 董洁[1];罗中艳[1] (122-124)

民族声乐作品《家乡杜鹃花》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表现 朱晓白[1] (125-127)

古今一脉·文乐意境——论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对诗词文化的传承 李娃佳[1] (128-130)

民间狂欢视域下的目连戏——兼论目连戏对南戏之影响 阮昱诚[1] (131-135)

智能音乐教育与高校教学质量的共融发展 雷梦婕[1] (136-138)

龙江剧《荒唐宝玉》的艺术特色分析 马语彤[1];隋欣[1] (139-141)

公共艺术的对话性:观者主体与社会互动的实践 佟昕儒[1] (142-144)

浅析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西方“舶来基因” 章露尹[1] (145-147)

炒作还是求新?——NFT艺术市场阶段性回顾与分析(2021—2023) 苏梓钊[1];吴杨波[2] (148-151)

非虚构叙述传播视角下的动画纪录片研究——以《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为例 苑霄[1];代钰洪[2] (152-155)

元宇宙电影嵌入废墟美学与重启现实意识 蔡益斌[1] (156-158)

自然主题玻璃艺术美学价值探究 沈铭俊[1];舒兴川[1] (159-161)

中西合璧的装饰艺术:民国时期老仓山侨厝中的福文化 邹喆[1];董泓麟[1] (162-164)

非遗文化传承下山东布老虎文创产品的叙事策略塑造 孟晓丽[1] (165-167)

基于建筑复杂语义的空间特性研究 崔龙雨[1] (168-171)

全球语境下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中的“集体记忆”研究——以尹秀珍、施惠为例 王瑜[1] (172-176)

学术支持回顾 (177-179)

音乐活动资讯回顾 (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