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

Culture Journal

简  介:《文化学刊》以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探索导引现代先进文化,构建和谐人文社会为办刊主旨,以创新·求是·争鸣·前沿为办刊理念,以瞩目学术前沿创新使学界瞩目,因关注重大理论问题让社会关注为办刊方略。《文化学刊》是唯一辟有文化副刊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2006年9月15日,双月刊,每逢单月15日出版,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社科文化学术理论期刊。学刊以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探索导引现代先进文化,构建和谐人文社会为办刊主旨,以创新·求是·争鸣·前沿为办刊理念,以瞩目学术前沿创新使学界瞩目,因关注重大理论问题让社会关注为办刊方略。初创之际就获得学界和媒体关注被赞誉为“出手不凡”的《文化学刊》,是发表高品质学术成果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园地和信息平台,一座和谐的学术家园。学刊愿广纳多领域、多学派的学者参与办刊、合作办刊,会同各方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共创“名栏名刊”。力求通过创办数个“名栏”(板块),合而把《文化学刊》逐渐办成在海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学术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2006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8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7725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45/C
  • 邮发代号:8-231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9期

“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 李金玲[1];樊冰洁[1] (6-9)

打造《山海经》主题乐园促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郭印[1] (10-13)

数字化出版促进非遗传播与保护: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为例 何赵云[1] (14-17)

湖湘文化国际传播下文化和语言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罗集广[1] (18-23)

广西客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姚姗汝[1];吴聃[1] (24-27)

产业化下非遗手工艺文化创新生态研究与实践 张乐天[1];杨钧期[1] (28-31)

影视作品海外推广中的文化适应性分析 许璐[1] (32-35)

宋话本电影改编刍议 牛鹤轩[1] (36-39)

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向融媒体转型的路径探析 戴程宏[1] (40-43)

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和保护研究 石予[1];张名章[1] (44-47)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智慧阐释 朱艳莉[1] (48-51)

影视人类学视域下凌源皮影戏的研究取径与价值阐释 朱向羽[1];岳筱宁[2] (52-55)

湖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响应 王琪[1];刘国民[2] (56-61)

永春县传统手工艺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推广研究 陈映雪[1] (62-65)

贵州黔西南州布依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查白歌节为例 刘虎[1] (66-69)

云冈石窟壁画艺术的非遗保护与传统技艺研究 韩霞[1] (70-73)

世界文学与中西文化融合: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黑塞作品研究 廖心可[1] (74-80)

变异学视阈下田汉对梅里美《卡门》的改编研究 赵玥[1] (81-86)

肉身欲望、规训隐喻与文化建构——电影《朗读者》中的身体书写 刘子洋[1,2] (87-90)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德国文学的特性 任炯橦[1] (91-94)

陈舜臣纪行文学中的西域书写 郭育婷[1] (95-98)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 汪薇[1] (99-102)

从死亡中看见生命的悲悯——余华《第七天》的生命意识探究 王宇娟[1] (103-106)

《海底两万里》:自由与探索的叙述风格 温玉娟[1];李淑清[1] (107-110)

《追风筝的人》中的叙事结构与友谊主题探究 王琳[1] (111-114)

残酷童年的诗性表达——重读林海音《城南旧事》 郭熙泽[1];侯颖[1] (115-118)

文化与日常:感知经验的动荡——菲利普·肯恩剧场艺术实践研究 张岩[1] (119-122)

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 李彦林[1] (123-126)

“三权分置”视野下土地经营权抵押问题探析 张东方[1,2] (127-130)

数字时代下的个人隐私保护法律研究 马玉婷[1] (131-134)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张雅琳[1] (135-138)

基于CiteSpace的泰山文化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分析 马蓉[1] (139-14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意义、困境与路径 乔莉萍[1];夏巧[2] (143-146)

现代审美视角下民族舞蹈的创作性传承研究 王世章[1] (147-150)

谈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的转变 何潍[1] (151-154)

汉语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文化表达研究 秦子涵[1] (155-158)

构建未来学习中心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探究 郑周静[1] (159-162)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表演在高校宣传中的角色与影响研究 郑敏[1] (163-166)

数字时代下传统阅读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策略 胡珊珊[1] (167-170)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蔡晓蕾[1] (171-174)

智慧图书馆用户体验与信息服务质量研究 孔宝莲[1] (175-178)

小提琴音乐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王昱旻[1] (179-182)

音乐创作文化中的民族化风格和声运用 庞圣久[1] (183-186)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民族声乐审美与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杨扩[1] (187-190)

湖南益阳花鼓戏的传承创新发展研究路径 周倚帆[1];孙贝芬[1] (191-194)

长笛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 王强[1] (195-198)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地方仪式歌谣的对比研究——以婚礼歌谣为例 刘彩珍[1] (199-202)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孙莉[1] (203-206)

语言文化在旅游交流中的角色与影响力分析 杨琳[1] (207-210)

景观美学:从图式语言走向语境论 罗婧瑄[1] (211-214)

山西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李静[1] (215-218)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 赵芳[1] (219-222)

信阳方言重叠式状态形容词研究 刘敏[1] (223-226)

基于互联网的中国文化传播探讨 许世英[1] (227-230)

论宋元话本小说中的清明书写 董静威[1];禹静[2] (231-234)

侯方域诗文对商丘人文思想影响研究 徐曼[1] (235-238)

唐永泰公主墓室壁画研究 叶寅[1] (239-242)

古代汉语中的礼仪用语研究 张娟[1] (243-246)

论郑玄对三代畿服制度的考释与重构 刘技鑫[1] (247-251)

洪亮吉西域遣戍诗歌中的意象构建与情感表达探究 严治平[1];孟博文[2] (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