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区实践与理论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特区理论与实践
简 介:本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政治性、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相结合为办刊宗旨,致力于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和“双区”建设的研究和宣传,为理论工作者和政策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交流平台。
- 主管单位: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路3008号市委党校办公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570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9/D
- 邮发代号:46-160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丁彦国作品
丁彦国[1]
(2-2)
把“人”放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位置
张林江[1]
(5-12)
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及目标任务
张神根[1]
(13-18)
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陈少雷[1];高矗辉[2]
(19-2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特质和实践理路
白婧[1];郝然[1]
(26-31)
公示
(31-31)
准确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深刻意蕴
杨志强[1]
(32-35)
文明交流互鉴:发展规律、实践要求与时代意蕴
王晓菲[1]
(36-43)
文明交流互鉴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杨玉洁[1];万伦来[1]
(44-50)
市民文明素养指标体系构建探析——以深圳为例
杨建[1,2];史敏[3];谈英[4]
(51-59)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覃晓燕[1];李丹[2];蒋欢[3]
(60-65)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不断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范宏云[1]
(66-70)
数据要素赋能银发经济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进路
王德祥[1];吴秀刚[1]
(71-77)
“数据要素×”赋能生态治理:作用机理与创新路径
孔德进[1,2];任福兵[2,3]
(78-84)
法治视野下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研究
刘蕾[1]
(85-93)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现状、困境和中国路径
韩永辉[1,2];周港隽[3];徐翠芬[3]
(94-102)
深圳AI+文旅的发展模式研究
刘洪霞[1];黄士芳[1];高小军[1]
(103-109)
“减负”与“赋能”:社会治理新路径研究
黄建宏[1];李健[2]
(110-115)
商事公示制度的困境与纾解研究
李裕琢[1];王妍[2]
(116-124)
《特区实践与理论》2024年总目录
(125-127)
2025年选题方向
(128-128)
李长松作品
李长松[1]
(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