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教育
Jilin Education
简 介:《吉林教育》创刊1956年,由吉林教育厅主管,吉林教育杂志社主办,是吉林省教育厅机关刊物,是省教育厅的平面媒体门户期刊。以发展提高中国校外教育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开展中国校外教育学术交流,促进中国校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办刊宗旨。恪守“搜索前沿校外教育视点,探求校外教育理论,传播校外教育信息,开掘校外教育实践”的办刊理念,通过高端的校外教育研讨和各种教育论文征集等活动,使本刊成为全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互通校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全国教育界进行校外学术交流和论文发表的重要阵地,将本刊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校外教育理论方面的权威期刊,成为中国校外教育期刊中的第一品牌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吉林教育杂志社
- 创刊时间:1956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大街675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9-025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042/G4
- 邮发代号:12-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7期
黑土地上的多彩课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立足课程“在地化”的创新行动
(F0002-F0002)
以爱为光,筑梦前行——记磐石市红旗岭中学教师王志颖
李莹[1];张晓卉[1]
(3-4)
立足课程“在地化” 落实“一校一策”的学校行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色课程”育人实践
王廷波[1];孙劼[1]
(5-7)
学校主导、学科主体、教师主力的三维协同“在地化”课程领导
赵雪[1];刘春娇[1];卜庆刚[1]
(8-10)
基于“在地化”资源构建课程框架及其实施理路——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程实践为例
王俊杰[1];刘惠[1]
(11-13)
构建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思路与措施——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
王晓波[1];冯立春[2]
(14-17)
学校教育改革策略探讨
顾为民[1]
(18-19)
家校共育构建农村学校劳动教育新样态——以吉林省两所村小为例
高雪[1]
(20-22)
全面育人视域下“三阶”精优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袁波[1]
(23-25)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递进式提升的实践研究——以松原市宁江区青年教师培训为例
王轶群[1]
(26-28)
AI背景下中小学STEM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朱红[1]
(29-31)
“吉地智联”:数字化赋能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田园[1]
(32-34)
基于“活力教育”的小学教学评价改革的行与思——以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为例
王海瑞[1];赵明霞[2]
(35-37)
“1+1+X”教学模式应用——以第一轮复习课“免疫失调”为例
李晓天[1];王欣宇[2]
(38-40)
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口语输出教学实践研究
郑小莉[1]
(41-43)
基于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中小学美术融合课研究与实践
高清赫[1]
(44-46)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路径研究
吴泽佳[1];张帅琦[1]
(47-49)
2—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活动实施策略研究——基于个案的深度剖析
张玉芙[1]
(50-52)
基于思政课一体化构建高中政治教学评价体系的路径探究
于红[1]
(53-54)
初中班主任做好德育与心理沟通的有效方法
王美萍[1]
(55-5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徐春英[1];刘梦龙[1]
(58-60)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思辨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陈鹏[1];邹琨[1]
(61-63)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构建途径研究
章小超[1]
(64-66)
从“要我学”到“我要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探索
卢薪合[1]
(67-70)
基于审美感知能力培养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探析——以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教学为例
邓子健[1];权辉[1]
(71-74)
设计实践性作业,发展学生劳动能力
宣乃瑜[1]
(75-77)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小学低年段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展策略
杨澜[1]
(78-80)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下低年段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马生瑞[1]
(81-83)
利用DISLab促进抽象物理量的可视化测定——高中物理“超重失重”实验改进
段雨彤[1]
(84-87)
分层训练在初中英语复习教学中的运用
刘慧娟[1]
(88-9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孙秀影[1]
(91-93)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徐榕璘[1]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