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3)

曾用刊名:新闻导刊

简  介:《新闻研究导刊》是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学术期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2010年创刊,主要刊发新闻传播、传媒实务、国际传播、文化传播等相关领域学术论文,聚焦行业热点,探索行业发展的新理论、新趋势、新做法。

  • 主管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庆新闻传媒中心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8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205/G2
  • 邮发代号:78-25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9期

媒介记忆理论视角下非遗短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 孙正浩[1] (1-6)

模因理论视角下网络用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路径探究 申定阳[1] (7-11)

高达模型粉丝的亚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罗宗志[1];黎华斌[2] (12-18)

跨学科视域下高职学生舆情敏感度提升机制构建研究——融合新闻传播学与高职教育的路径探索 任雪萍[1];龙丹梅[2] (19-23)

Z世代青年亚文化圈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探究 魏占兴[1];张文倩[1] (24-29)

职场综艺的价值升维路径研究——以《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系列为例 邓黎明[1] (30-35)

科学传播视角下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满意度研究 刘菁[1] (36-40)

新媒体平台主持人形象建构策略研究 刘越[1] (41-47)

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数据备份技术的优化策略探究 蒋彬瑞[1];赵鹏飞[2];王梅[3] (48-52)

新媒体生态下高校思政话语权威性与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 李立坚[1,2] (53-57)

算法背景下“信息茧房”对职业本科学生心理韧性的挑战、成因与干预策略探究 杨安琪[1] (58-62)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应用迷思与潜在风险探究 刘颖[1] (63-67)

数字时代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与路径探析——以巴蜀文化国际传播为例 蒋颖[1] (68-71)

以符号学探析地方媒体参与国际传播的文本建构策略 林丹[1] (72-75)

图书版权输出策略探析 冉宏伟[1] (76-79)

关于智能媒资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思考 王艳霞[1] (80-83)

人工智能辅助下编辑选题策划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何臻卓[1] (84-87)

智媒时代主持人“破圈”路径探究 陈诗[1] (88-91)

新媒体赋能下地方非遗出版转化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靳冰冰[1] (92-9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路径探究 郑浩东[1];温娟[1] (96-100)

基于自媒体平台的高校体育文化传播路径拓展研究 魏丹妮[1];蒋梁[1] (101-106)

在地视角下地方媒体讲好抗战故事的策略探析——以泉州广播电视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报道实践为例 洪永盛[1] (107-110)

融媒体背景下做好“三农”报道的路径思考与实践探索——以邵武市融媒体中心乡村振兴产业系列报道为例 陈春花[1] (111-114)

乡村振兴基层故事的全媒体叙事实践探析 邱胜[1] (115-118)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创新策略探究 李小娟[1] (119-122)

5G时代广电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多维路径探讨 李学钦[1] (123-127)

新媒体时代纸媒做精深度报道的路径探究 蔡柳楠[1] (128-131)

高校典型人物报道优化路径探析——以广州商学院为例 黄玉亭[1] (132-136)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及优化路径探究 海庆玲[1] (137-141)

自媒体语境下高校公众号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探索 顾宇坤[1] (142-146)

数字时代高职数媒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张玉梅[1] (147-151)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靳乾[1] (152-156)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探究 张鹏[1];宫井然[1] (157-161)

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境遇及优化路径探析 孙智妍[1,2];张世凯[3] (162-166)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许朝华[1] (167-171)

新媒体赋能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研究 程丹岐[1] (172-176)

新媒体环境下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以数控技术为例 吕晓丹[1] (177-181)

全媒体时代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吴冠华[1] (182-186)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重构策略探究 王培[1] (187-191)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 李裕芳[1] (192-197)

新媒体赋能内蒙古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研究 郝晓宏[1] (198-202)

科技期刊跨学科创新发展策略研究——以《包装工程》跨学科特色栏目建设为例 罗秋曼[1];唐瑶瑶[1];李文涛[1];张营营[1] (203-208)

农业科技期刊新媒体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路径探究——以乡村振兴为视角 李庆玲[1] (209-213)

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编辑加工质量提升策略探析——以《中国石油勘探》为例 吴卓雅[1] (214-219)

数字教材现状的多维解构、发展困境及未来演化路径探析 陈仁杰[1];郭金录[1] (220-223)

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探究 王云英[1] (224-229)

幼儿园教材数字化出版的策略探析 阳洋[1] (230-233)

编辑视角下数字教材的建设路径探索 高震[1];任睿婷[1] (234-237)

学术期刊高效建立及利用审稿专家库的策略探讨 周翠鸣[1] (238-242)

新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技能提升对策探究 刘婧颐[1] (243-246)

数字阅读数据赋能编辑决策的作用机制与编辑力提升策略探究 仪德明[1] (247-250)

新形势下教辅编辑四大核心能力及其提升路径探究 段婷[1] (251-254)

新媒体时代文稿编辑人才成长路径探析 薛阳[1] (255-260)

英语教辅图书编校效率提升策略探究 王丽静[1] (261-265)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图书出版的使命演进与路径优化研究 张如研[1] (266-270)

融合与重塑:新形势下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吴佳[1] (271-274)

我国开放获取学术专著的发展情况及建议 郭冬艳[1] (275-278)

民族电影中的微观叙事与历史创伤的银幕转译研究——以《南京照相馆》为例 张宇川[1] (279-283)

AIGC重构影视创作的技术路径与生态体系探究 周春月[1] (284-288)

视听符号与情感叙事:音乐类综艺的集体记忆元素解码 刘莹[1];符书琴[1];宋佳[1] (289-292)

短视频时代传统纪录片制片模式的转型路径探究——从长视频到微纪录的挑战与机遇 李政霖[1] (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