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与公益
Society and Public Welfare
简 介:《社会与公益》是中外社会工作者和慈善事业家进行合作交流的一个平台,是肩负着着推进社会和谐文明,弘扬公益慈善重大使命的一份大型社会综合类期刊,是一家策划、组织各类社会公益慈善主题活动的公益传媒机构。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院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758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944/C
- 邮发代号:82-57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创新社会治理 促进“阳光慈善”
(I0001-I0001)
民政部召开2025年开年工作动员部署会
(1-2)
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文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
(2-2)
民政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
(3-3)
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出台《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
(3-4)
改革创新,共谋未来奋力推进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第十四届中国社工年会上的讲话
陈存根[1,2]
(4-8)
“凝聚服务群众 改革创新发展”第十四届中国社工年会在京举行
(9-11)
小而美,惠而实——“老年助餐服务暨社区为老服务创新机制座谈会”侧记
崔炯翔
(12-14)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新春联谊会
(15-15)
中华慈善总会召开2024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
(16-16)
中国红十字会召开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17-17)
“丽人公益行暖冬行动”关爱乡村女性群体
(18-18)
2024年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年会在北京举行
(18-18)
“五进”工作法:推动社区治理,共筑绿美家园
刘梅[1];谭洁婷[1]
(19-20)
做好用活“三个载体” 写好连片治理“三篇文章”——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街道老旧小区连片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肖玲[1];杨扬[1];李红[2];刘佳仪[3]
(21-23)
在志愿者路上破茧成蝶,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石彩眉[1];王凤平[1];黄娜丹[1]
(24-25)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社工服务站:开展金婚银婚活动,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许嘉媚[1];肖卫平[1]
(26-27)
厦门 爱心涌动 善行如潮
邓婕;熊琼
(28-30)
红沿河核电基地:核电站里“开出”幸福格桑花
(31-32)
风雨沧桑初心不改 古稀之年积极入党——记72岁的入党积极分子王俊和
田兆广[1];张光泉[1]
(32-34)
“五社联动”助力基层治理 构建服务体系“1234”模式
尹绚斐[1];魏斌[2]
(35-37)
多方联动,共护困境老人健康福祉
马霜琳[1];黄心怡[1];蔡丽萍[1]
(37-39)
恩平市大槐镇农村社区康园中心:“爱的乐园”与成长的故事
岑捷荣[1];冯少萍[1]
(40-42)
全民志愿共奋进,构建基层安全治理新格局——以深圳市宝安区南昌社区防灾减灾宣传项目为例
龚雪娇[1];杨胜男[1];陈常梅[1]
(43-44)
从社交游戏到游戏社交——以“泉心启航”助残小组为例
白光[1];陈松[1];靖子晴[1]
(45-47)
以“五个到位”助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
张晗[1];邓金林[1];林静[1];刘汤玲[1]
(47-48)
山东省邹平市:探索产业社区“五化双强”治理路径,打造党建惠企“邻里模式”
肖宝石[1];杨煊[1];马哲[1]
(49-50)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激发社区内生动力——以龙湖街幸福誉社区幸福小店为例
关卉[1];谭淑冰[1];黄盼[1]
(50-51)
以“党建+”为核心,打造“五心”社工队伍——以H社区社工站为例
祖力皮卡尔·努尔麦麦提[1]
(52-54)
公立医院志愿者队伍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化解策略
陈珍波[1]
(55-57)
论企业党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发展
何堃[1]
(58-60)
“双轮驱动、五位一体式”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探索
李慧杰[1]
(61-63)
全球视野下智能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
刘婷婷[1];相远秋[2]
(64-66)
高职院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马麟子[1]
(67-69)
以党建为引领 推动辽宁高质量充分就业
彭迎[1]
(70-72)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满意度与优化路径
圣莉[1]
(73-7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析
辛立国[1]
(76-79)
“精准资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
宋诗一[1];王丽丽[1];王佩佩[1]
(79-81)
党建带团建理念下高校实践育人案例研究——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筑梦·砺行”实践团为例
伍秀芳[1];高升镇[1];谭煦鸿[1]
(82-84)
“新旅”精神探索下的旅游类高职院校以生为本理念研究
沈佳[1];管建莉[1]
(85-88)
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
付娅琪[1]
(88-90)
高校贫困生遭遇心理危机的干预与启示——基于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
王茜[1]
(91-93)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体能课程改革对公安大学生心理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淦斌[1]
(94-96)
地方红色文化在高校大学生党建活动中的作用探析——以湛江红色文化为例
黄鹏[1];苏知心[1]
(97-99)
新时代大学生统一战线理论认知和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潘磊[1];盛承启[1]
(100-102)
麻江县社区治理探究
杨富秀[1]
(103-105)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闻学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刘童[1]
(106-108)
校史资源在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以安徽医科大学《外科学》课程为例
余皖婉[1];苏世兴[1];杨秀兰[2]
(109-1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立德树人过程的策略研究
李明慧[1];韩小雅[1];刘原秀[1];王娟娟[1]
(112-114)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
倪楠[1]
(115-117)
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言语康复训练研究
张岳莲[1]
(118-120)
新时代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冯中心[1]
(121-124)
多维度焦虑量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研究
陈德巧[1]
(124-127)
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发展趋势研究
范少华[1];张艺方[1]
(127-130)
叙事疗法介入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
李鸿[1];孙畅[1]
(131-135)
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巡察和监督,为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张凤[1]
(135-138)
关于国有企业“水文化”融合式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彭嘉伟[1]
(138-141)
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连云港公路党建品牌建设
孙冉冉[1]
(141-144)
社会工作小组介入手外伤患者职业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雷红梅[1];刘莹[1];陈慧洋[1]
(144-147)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老人情感支持研究——以兰州市雁北社区为例
金国泓[1];姚平[2];李娟[3]
(148-150)
社会工作视角下银行业员工工作压力的成因与管理策略研究
任一雄[1]
(151-153)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增能的实务研究
杜曼曼[1]
(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