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宁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ing University
曾用刊名: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济宁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政治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运河文化研究等。《济宁学院学报》是教育刊物。以反映该校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扩大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间教学和科研信息的交流,突出师范特点和地方特色,发现、扶植、培养新人。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济宁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1877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461/G4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儒家礼乐文化“两创”的实践机制和路径
张景林[1,2]
(1-7)
齐鲁礼义文化与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构建
于媛[1]
(8-13)
宋代砚文献:经验知识和文本承袭
周晶晶[1]
(14-19)
“保卫”还是“背离”马克思?——试论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理论的三个问题
王世强[1]
(20-28)
普兰查斯国家相对自主性思想的理论创新及其时代价值——从国家的“工具论”与“主体论”谈起
王妍[1]
(29-34)
规范之维: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审思
丁欣[1];孙炳炎[1]
(35-41)
墨子“贵义”的文学思想
裴媛媛[1]
(42-47)
论宋初隐逸之风时兴的社会背景
孙刚[1]
(48-52)
文旅融合背景下趵突泉景区游客在线评论主题分析
张哲[1]
(53-59)
健康中国背景下贵阳市温泉康养旅游竞争力提升探究
罗艳[1];陆仙梅[2];黄鸿钰[3]
(60-64)
新质生产力驱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现实瓶颈及实现路径
陈子昂[1,2];吴燕飞[3,4]
(65-7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邱珊鸿[1];林鹭航[2]
(73-79)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重构研究
李广明[1];刘晶[1];李君平[1]
(80-86)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思政教育与科技前沿融合的实践路径——以燃料电池的电极极化为例
王静[1];翟倩倩[1];罗月会[1]
(87-93)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钟必能[1];李宁[1];梁启花[1];陶小梅[1];邓清勇[1]
(94-101)
以光电器件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半导体材料”课程改革探讨
王伟娜[1]
(102-108)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总目录
(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