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报杂志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情报杂志》立足情报学领域,兼顾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以鼓励原创和培养新作者为己任;坚持严谨求实的办刊风格,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倡导学术争鸣,抵制学术造假。 《情报杂志》以情报学服务国家安全、服务政府及企业决策为宗旨,以情报学理论与情报工作实践,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情报管理与服务、情报机构与情报人才等为培育方向。
- 主管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965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167/G3
- 邮发代号:52-11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伊朗对以色列反情报工作失误研究
刘传平[1,2]
(1-6)
日美情报合作的演进、动因及影响——以日美同盟强化为框架
杨岳儒[1];张婷婷[1];王希龙[2]
(7-14)
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评估研究
储永正[1];陈明[2]
(15-22)
美国AI赋能的一体化威慑战略:内涵、表现与限度
肖迅韬[1,2]
(23-30)
认知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赵绍晨[1];唐超[2];吴凡[3]
(31-37)
我国国家情报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吴常青[1];张春晖[1]
(38-43)
论古代纵横家对情报搜集工作的探索——以《鬼谷子》和《长短经》为中心的考察
方捷[1];熊剑平[1]
(44-50)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古代情报的“先胜”体系研究
诸葛瑞强[1]
(51-56)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中国式国家安全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张新平[1];白朴[1];文浠浠[1]
(57-65)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流程应急决策体系构建
李青青[1];孙守强[1]
(66-71)
基于主路径分析和引文文本挖掘的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结构识别
陶治宇[1,2];刘小平[1,2];梁爽[3];李函羲[4]
(72-81)
融合双层技术结构与综合特征评估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以数控机床领域为例
高道斌[1];陈悦[1];韩盟[1];李志杰[2];张彪[3]
(82-91)
竞争对手技术相似性与技术能力的企业技术机会识别
吴洁[1];刘子钰[1];谢小东[1];盛永祥[1];于娱[2]
(92-100)
一种基于网络局域信息的传播阻断方法
张大勇[1];盛家烨[1];景东[1]
(101-107)
算法情境下用户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个体差异
曾润喜[1,2];朱星橦[1,2]
(108-115)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的失灵与优化
庄华[1,2];马忠红[1]
(116-123)
中美网络安全政策比较研究——基于“演进-工具-主题”的三维框架
张宇鹏[1];陆小文[1];卢明欣[1,2];石进[1]
(124-135)
基于耦合网络的舆情观点演化机制分析
刘继[1,2];郭一凡[1]
(136-143)
基于SNPR模型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治理研究
余多[1];刘岩芳[1]
(144-153)
突发事件中网络信息寡头的形成:模型刻画与机理分析
张玉亮[1]
(154-159)
辟谣信息在微博平台中的传播结构及影响因素
王冠[1];王艺洁[1]
(160-166)
基于特征表示深度学习的政策精准推送模型研究
胡吉明[1,2,3];钱玮[4];苗煜松[1]
(167-173)
基于Sentence-BERT与孤立森林算法的专利新颖性评估
邓娜[1];王雨佳[1];杨洋[1];陈旭[2]
(174-182)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高校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基于需求侧的扎根研究
胡雅萍[1];肖咏歌[2];韩欣言[2];刘千里[3]
(183-190)
影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意愿的机制研究——基于信息来源与特质共情的视角
石蕊[1];胡宇涵[1];刘畅[2];尚俊辰[3]
(191-199)
欧盟数字政策的内容框架、创新路径及启示——以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为锚点
赵琳[1];钱雨秋[2];郑汉[3]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