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曾用刊名:冀东学刊;唐山师专学报

简  介:《唐山师范学院学院》创刊于1979年,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办刊方向,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的特色,坚持开放型、高格调、高品位的办刊目标,以反映本校、本地区教学和科研的最新成果为主,并为全国各大专院校教师、科研工作者提供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促进校际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主要栏目:语言文学研究、政治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冀东文史研究、李大钊研究、创新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高校工作研究、编辑学研究、学子论坛、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唐山市建设北路15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115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301/G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4期

工运先驱邓培的历史主动精神探赜 李阎[1,2] (1-6)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公共交往 张静[1];陈珺[2] (7-12)

五四前后李大钊新闻思想的转折及启示 代龙茵[1];孙丽娜[1] (13-18)

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徐露[1];王碧瑜[1];晁子茜[2];赵天雨[1] (19-22)

《玉田县志》方言词本字考 苏琦[1] (23-25)

文本分类理论指导下李大钊纪念馆与故居公示语英译研究 李景峰[1];陈翼龙[2] (26-30)

文学外译活动中的主客观制约因素研究——以英译《红楼梦》杨、霍译本为例 吴金来[1];黄月华[1] (31-35)

使役结构研究前沿探析 朱秀丽[1] (36-40)

京津冀地区方言应答语“还是的”研究 王佳宁[1] (41-44)

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近代戏剧创作 赵霞[1] (45-51)

论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的编纂特征与后代流传 马小会[1];景红录[1];杜光熙[1] (52-56)

论“凉州书写”历史语境的两个坐标——以李学辉的《塞上曲》为例 王祁睿恒[1] (57-61)

18-19世纪前期英国内陆煤炭市场工业用煤状况初探 马涛[1] (62-68)

清代安顺义学述略 龙元元[1] (69-74)

先秦儒家义战观的嬗变 田丰赫[1] (75-79)

社区团购团长服务质量对消费者再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张运[1];谢远杰[1] (80-86)

“双碳”目标下企业数字化赋能河北省制造业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 李研[1];陈松[2];王晓辰[1] (87-92)

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研究 张书君[1] (93-96)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新机制研究 黄静[1];王群[1];周文雪[1];许子妍[1];王芊然[1] (97-10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探析 付立新[1];周文雪[1];王芊然[1];柏晓林[2];刘景艳[3] (102-105)

新时代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与路径 娄文浩[1];杨松菊[1] (106-110)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略论 李子林[1];安彬[2] (111-115)

党史素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杨赛蕾[1];张思奇[1];曹海涛[2];张海涛[3];肖钰莹[1] (116-120)

逃税罪行政程序要件研究 丁玉玲[1];徐妍[1] (121-128)

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紧迫性”判断的类型化建构 李天娇[1] (129-133)

构建数字化评价系统推进评价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 左晓梅[1] (134-138)

数字化背景下河北工业文化育人研究 杨玉娟[1];刘倩[1];董琦[2];匡婉童[1];甘健[3] (139-143)

康养产业人才培养助力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转型升级研究 陈颖[1] (144-147)

新形势下大中小学师资一体化协同培养——基于虚拟教研室建设构建研究 张静[1];陈伟莲[2];张连忠[3];孙健[4];张秀菊[5];韩耀春[2];苗梦秋[2] (148-151)

高中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 朱立明[1];秦丹[1];高玲玲[2];刘丰硕[1];丁学森[3] (152-155)

基于PBL与OBE融合的语言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申丽红[1];李景峰[1];高文宴[2] (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