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09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higher education forum

曾用刊名:广西高教研究

简  介:教育类刊物。以高教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学术性论文为主,着重发表高教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密切结合高教战线各个时期重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 主管单位:广西高等教育学会
  • 主办单位: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南宁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719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12/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9期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的困境与纾解 韦春露[1] (1-5)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 陈思迪[1];沈薇薇[1] (6-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 计苏燕[1];周卫元[1] (10-13)

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通识课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傅许坚[1];项慧玲[1];方富城[1] (14-21)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贯通式工程项目案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付学中[1];陆雨薇[1];孙有平[1] (22-26)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水利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詹存[1];沈春颖[1];唐鸿磊[1] (27-31)

数据要素赋能数字课堂教学评价:模型、路径与实践 刘权纬[1];王兴辉[1];李丽萍[2] (32-39)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问鸿滨[1];潘志伟[1];王志朋[1] (40-42)

左右江流域文学课程的创建、思政内涵与研学路径——边疆、民族文学课程开发系列论文之一 罗瑞宁[1];孙召玲[1] (43-47)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马惠宁[1];王明飞[1] (48-51)

拔尖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以中美一流大学化学专业为例 吴瑶瑶[1] (52-56)

交叉学科AI课程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大学“智慧农业”课程为例 叶进[1];潘莹[1] (57-60)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信息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张劲松[1];何东辰[1];随珺瑶[1] (61-66)

内驱与外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影响因素耦合机制论析 迟烁郦[1];张平[1] (67-73)

高校新质社会服务贡献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囿与优化路径 汪文娟[1];张婉君[2] (74-79)

民族地区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囿与优化路径 马宽斌[1];潘登[1] (80-85)

高校书院制非遗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S大学SD书院为例 丁智擘[1];严映洪[1] (86-88)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在新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挑战与路径 李春艳[1];周颖[1] (89-93)

日本东北大学未来型医疗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与启示 秦鸿基[1];王方芳[1] (94-97)

高校治理视角下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建构初探 孙珂[1];胡赤弟[2] (98-10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 李翠林[1];刘旭义[1];于晨[1] (103-109)

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研究 张路媚[1];董晓绒[1] (110-116)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何从娜[1];李斐[1];杜玉改[1]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