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曾用刊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发展而来,是我国出版最早的学报之一,发表过胡适、闻一多、张奚若、钱端升、周鲠生、刘秉麟、燕树棠、杨端六、高翰、游国恩、郭绍虞、陈西滢、朱东润、李笠、叶德辉等名人的文章。 学报始终坚持关注前沿,约请名家,不断创新,培育人才,倡导百家争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16年获得湖北省出版政府奖,2017、2015年获得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是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100家资助期刊之一,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34家“优秀”期刊之一,是获得“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的9家期刊之一,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学报学术论文转载量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十。2001年学报就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旗下的《社会学文摘》《社会服务文摘》《语言学与语言行为文摘》收录,是最早被收录的29种中文期刊之一。近年来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机构用户达5000多个,分布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 创刊时间:193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湖北武昌珞珈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732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71/C
- 邮发代号:38-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党章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时代使命
周叶中[1,2,3];熊娜[2]
(5-15)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内在机理与法治进路
冯果[1];吕佳欣[1]
(16-27)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
王晖[1]
(28-35)
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卢德友[1];姜婧[2]
(36-43)
论中国的思想文化对哲学的影响
王路[1]
(44-55)
马克思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初步批判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财产批判理论的再定位
卜祥记[1];任智勇[1]
(56-68)
马克思对李嘉图定律的破解及其当代价值
兰洋[1,2]
(69-76)
“总和”的隐喻:马克思“人的本质”说再阐释
张萌[1]
(77-85)
翻译与解释学——论伽达默尔的翻译理论
黄小洲[1]
(86-95)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层级化联结产业组织模式研究——以鄂西N公司为例
万江红[1];李城[2]
(96-109)
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构建路径
温兴琦[1]
(110-123)
民主的过程哲学
江国华[1]
(124-140)
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理据与进路
石泽华[1];秦前红[1]
(141-154)
论数据要素产权分置的法律表达
申晨[1]
(155-168)
家庭韧性:一个拓展家庭发展能力的分析框架
吴帆[1]
(169-177)
乡村人口变动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困境
石智雷[1,2];冯一桃[3,2]
(17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