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大学主办,湖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82年创刊的《恩施师专学报》,1986年更名为《鄂西大学学报》,1989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从1993年起《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914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2—1328/C),为季刊,从2002起改为双月刊。2019年6月2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新出审[2019]1825号)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2-1907/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2096-7586,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启用新刊名和新刊号,仍为双月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倡导立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证研究,重视基于田野调查事实和数据的理论成果,回应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突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特色,培育交叉学科,追踪学术前沿,推动理论创新,搭建展示民族学及跨学科优秀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作出应该有贡献。常设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民族地区治理、民族区域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重点特色栏目,提倡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中国湖北恩施市学院路3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758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907/C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4期

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高永久[1,2];杨龙文[2] (1-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性逻辑研究 孙乃龙[1];马艳玲[2] (13-23)

“三结合”研究方法在弘扬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杨庭硕[1];陈茜[1] (24-35)

中国式现代化在青海茶卡盐湖的空间实践研究 张海云[1] (36-45)

知识生产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机理与路径 龙宝新[1,2] (46-57)

新质生产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乌小花[1];何昌勤[2] (58-68)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统计测度与时空分异特征 龚宇润[1];刘宏伟[1] (69-79)

民族地区精英返乡的政策空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杨洪林[1];向金昊[2] (80-90)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在场的逻辑进路 丁洁莹[1] (91-101)

数字赋能文旅融合能力成熟度评价与路径研究——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考察 王慧娴[1];杨蓓[1] (102-115)

要素价格扭曲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卢现祥[1];段扬睿[1] (116-127)

挤压与缝合:新型乡村公共记忆空间的阶梯调适研究 刘彤瑶[1];陈波[2,3] (128-139)

文化“两创”研究评析——基于CNKI(2014—2023)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徐姗姗[1];吕可意[2] (140-148)

中国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历史变迁、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 杜岩岩[1];周常稳[1] (149-157)

乡村教师留任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 张学敏[1];尹春杰[1,2] (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