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社会科学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理论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期刊为社会科学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学科、新视角,以民族学,尤其以蒙古学为重心,以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立足本区,面向全国,发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蒙古学领域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12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528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011/C
- 邮发代号:16-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的基本议题、标识性特征与体系化构建
王彬彬[1];刘国元[1]
(1-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新”解
曹家宁[1];刘吉发[2]
(11-20)
以各民族文化相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四重逻辑
曹芳[1]
(21-28)
“民族—文化”共生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互构关系
宋春霞[1]
(29-36)
历史地理视野下的北疆文化
王秀艳[1];马释宇[2];陈永志[3]
(37-44)
我国科技伦理的价值取向、现实挑战与治理方略
刘宁[1]
(45-50)
破除“忠孝难两全”伦理困境的马克思主义方案
刘玖玲[1]
(51-56)
轮回与未来:资本主义智能统治的历史谱系
徐亚清[1];于水[2]
(57-66)
马克思“人的本质”三重论断的内在整体性研究
陈浩阳[1];苗贵山[2]
(67-75)
辽朝“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与实践
康鹏[1]
(76-82)
清代阴山山地林材开发与归绥地区社会发展
刘晓东[1]
(83-89)
新时代纠纷非诉治理的程序法因应
占善刚[1];张文浩[1]
(90-98)
共同富裕战略视阈下的公司社会责任立法改革解析
赵树文[1];刘莹[1];苏加彤[1]
(99-107)
用人者追偿权的体系边界、考量因素与实现路径
刘炫麟[1]
(108-116)
我国商业银行“内卷式”竞争的形成机制、多维测度与治理路径
梁宇[1]
(117-127)
从“被动调整”到“主动求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与调适
张少峰[1];陈诗一[2];方凌影[3]
(128-135)
文学图像“以图证史”的可能及限度
赵敬鹏[1]
(136-142)
论中国抒情诗语图表意机制的嬗变
吴昊[1]
(143-152)
“大雁衔龟”故事插图的跨文化流变
陈明[1]
(153-162)
青年“即兴出行”的时代成因、风险审视与引导进路
李伟[1];王乐乐[1,2]
(163-170)
情绪应该如何打开:青年“情绪价值”文化透视
游志纯[1];陈小燕[2]
(171-179)
Z世代“摆烂”症候的样态呈现、行为逻辑与纾解理路
高攀[1]
(180-185)
高校教师评价的优绩主义审思及超越
张丹[1];石定芳[2]
(186-194)
高校教师评价的生成逻辑:动力机制、理性路向与实现路径
马健云[1]
(195-203)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内蒙古农业绿色转型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刘佳[1];高艺轩[2];王春枝[1]
(204-212)
神兽咬斗纹金牌饰[战国]
(2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