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曾用刊名: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 创刊时间:1972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263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435/C
- 邮发代号:14-9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智广元[1]
(1-6)
习近平关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重要论述的三维透视
闫田雨[1];徐俊[1]
(7-11)
习近平关于出版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张霞[1]
(12-16)
论汉唐之际的假借学说
王耀国[1]
(17-21)
软硬共治: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法治建设研究
杨博钊[1];孙蕾[1];张煜[2]
(22-27)
论凯·尼尔森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三重辩护
陈永杰[1];高源[1]
(28-32)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青少年环境法治素养培育研究
李诗琪[1];曾东霞[2]
(33-37)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论
左丹丹[1]
(38-41)
伊索克拉底《布西里斯》中的修辞理念与政治实践
樊艳[1]
(42-46)
马克思资本逻辑视域下资本主义劳资对立的形式、影响与扬弃
武奎[1]
(47-52)
论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中的碎片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王茜子[1];徐晓风[1]
(53-57)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圈层化及主流价值观引领
白爽[1];王喆[1]
(58-6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教育的实践进路
余晖[1]
(63-66)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俊[1]
(67-70)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Z世代青年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付春香[1];李可欣[1]
(71-74)
大数据技术与企业战略管理协同创新研究
王和鑫[1];朱宏元[1]
(75-77)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陈红梅[1,2];梁敏[1,2];姜琦[1]
(78-82)
智能时代农产品区域品牌传播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胡晶晶[1]
(83-87)
信任嵌入视角下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互动耦合机制研究
王璞[1]
(88-92)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甘霖[1]
(93-98)
论《本巴》的叙事维度构建
赵锦凤[1];梁新荣[1,2]
(99-102)
论宋诗悠然自得的美学风格
贾先奎[1]
(103-107)
《蝴蝶君》的戏剧艺术与主题研究
刘秋月[1];余丽[1]
(108-111)
数智媒介场域的语言符号演化及其文艺效应研究
邢娟妮[1]
(112-116)
“哪能”的语用否定用法及立场表达功能
葛锴桢[1]
(117-120)
负面情态构式“一V了之”的语用功能分析
申佳丽[1];曾传禄[1]
(121-125)
后现代舞的审美倾向及其流变创新
王欣欣[1]
(126-128)
满族舞蹈的类型特征及其文化传承探讨
熊瑛[1]
(129-132)
现代商业街的徽文化符号视觉表现应用研究
金燕娇[1]
(133-136)
新媒体技术对传统音乐演奏形式的影响与重塑
倪甜甜[1]
(137-140)
当代中国流行声乐风格演变及其演唱特点分析
许春宇[1]
(141-144)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实践
刘秉玺[1];伊魁宇[2]
(145-148)
课程云教学组织建构协同合作机制初探
付丽[1];王林[1];窦可阳[2]
(149-153)
论国际中文教育数字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
杜芳[1];候晓霞[1]
(154-159)
主旋律短视频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陈中全[1]
(160-163)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培育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研究
李艳[1];刘运好[1]
(164-168)
PBL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周东彪[1,2]
(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