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体育与科学

体育与科学

Sports &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本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前沿性的开拓性研究成果的交流。本刊是一本学术性、思想性并重的体育科技期刊。以新概念、新理论开发、以及体育科研究服务于运动训练,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研究论文为主体,兼顾基础理论和科学科理论建设。

  • 主管单位:江苏省体育局
  • 主办单位: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仙林大道16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45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208/G8
  • 邮发代号:28-5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体悟:基于运动行为叙事的体育学研究方法论——与程志理的学术对话 杨国珍[1];段丽梅[1] (1-7)

体育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基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域 张震[1];李胜[2];张琪[3] (8-21)

运动行为志:视障运动员与领跑员的训练学实践叙事——与“残奥女飞人”刘翠青及其领跑员徐冬林的训练学对话 刘素萍[1];徐冬林[2];岳游松[1] (22-29)

何以在“村”,缘何成“超”?——“村超”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 王智慧[1,2] (30-41)

“吃新”:论乡村振兴中的“民俗竞技圈”——来自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村BA”的田野考察 王若光[1];卢妍[1];逄晓文[1];盛昊民[1] (42-52)

由“零散”向“标配”转变: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进路研究 赵富学[1] (53-61)

面向教育数字化:元宇宙体育教学的功能场景与发展路向 郭江浩[1];许晏萌[2];薛昭铭[3];高升[3] (62-71)

我国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何以实现?——基于四川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的创新实践启示 敬艳[1,2];柳鸣毅[2,3] (72-82)

运动员退役安置:现实问题与政策路径 张亚楠[1];娄道舰[2] (83-88)

结构形塑与观念演变:近代冰雪运动中的性别观照——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化装滑冰的新闻报道为考察对象 张丽[1];戴羽[2];周德巧[1];崔丽丽[1] (89-97)

职业体育俱乐部迁移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镜鉴 康晓磊[1];隋晓冰[2];陈雅碧[1] (98-107)

网红化运动员争议焦点的根源分析及其伦理效应——基于责任伦理的视角 汪键[1];胡松芹[2] (108-113)

知行在身:中国武术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身体哲学阐释 周圣文[1];邹序桂[2] (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