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庄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曾用刊名: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枣庄师专学报
简 介:本刊主要栏目《金瓶梅》研究、神话传说寓言研究、思维科学研究、墨学研究、创作主体学研究等栏目及刊发论文,都在学术界引起过较大的反响受到好评。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枣庄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7077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431/Z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作品精选
冯颉[1,2,3,4]
(F0002-F0002)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提升
卢衍鹏[1,2];范艳茹[2]
(1-7)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丰富意蕴
杨娟华[1];薛玉琴[2]
(8-14)
趣味中国逻辑教学——以《墨子·小取》为中心
孙中原[1]
(15-22)
《墨子》“兼爱”要义析论
高深[1];王德龙[2]
(23-31)
明清画论中的艺术地理学视角及其对颍州画坛的影响
刘海明[1]
(32-36)
郑玄《毛诗谱》地理体系的意义
闫晓涵[1]
(37-43)
文本、阐释及图像:汉代《诗经》鸱鸮意象文图关系刍议
李鸿森[1]
(44-50)
身体·技术·边界:国风虚拟数字人赋能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三重转向
蒋予格[1]
(51-57)
跨界与融合:新消费时代动漫IP与潮玩盲盒的传播路径探析
侯菲菲[1]
(58-63)
真实与重构: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郑雨晴[1]
(64-69)
《玉烛宝典》关于《尔雅》相关问题探究
窦秀艳[1];郭新艺[1]
(70-74)
《类聚名义抄》的文献辑补与字词考释价值
李昕皓[1]
(75-81)
北大汉简《揕舆》与伶州鸠所言武王伐纣天象
王宁[1]
(82-88)
知行合一的三重涵义
崔治忠[1]
(89-96)
复合视阈下枣庄学院师范类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与改革设想
张凯[1]
(97-102)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陈从显[1];贺青霞[2]
(103-108)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价值、进路及启示
范红伟[1];刘璐[2]
(109-117)
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策略研究
王昊民[1]
(118-123)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瓶颈与路径探究
蔡宁远[1];李莲英[2]
(124-131)
基于SICAS模型的非遗元素文创产品社交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以中国蓝夹缬为例
李冬梅[1];谢金翔[1]
(132-138)
立足学术,技术赋能:数智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建构
张慕华[1]
(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