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曾用刊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简 介:《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历经近40年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它秉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服务教学科研与服务教育改革并重的办刊宗旨,坚持学术立刊、特色强刊、应用兴刊的办刊思路,在栏目设计、特色选题、文字风格、稿件加工等方面匠心独运。
- 主管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 主办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13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8531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9/G4
- 邮发代号:14-21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重维度
王庆超[1]
(1-6)
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图景与发展进路——基于近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分析
田雪凌[1];侯阿冰[2]
(7-10)
教师发展“洋葱模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应用
熊晶晶[1]
(11-15)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黑龙江民办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力提升策略
李春红[1];张敏思[1]
(16-20)
新时代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素质能力建设研究
罗逸夫[1];李继樊[1]
(21-25)
教育博士生实证科研素养培养:要求与策略
田贵芝[1,2];李天凤[2]
(26-29)
红色文化融入党纪学习教育的常态化探赜
杨丽艳[1];张嘉南[1]
(30-34)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及传播途径
盛丽梅[1];温汉华[1]
(35-39)
元宇宙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超越
王迎新[1];卞振雷[1]
(40-44)
数字化转型下差异化教学的自主创变:未来图景、潜在困境与实践路径
董莹[1];焦艳明[2]
(45-51)
“三全育人”与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教育中的融合策略研究
郑斯斯[1];沙金[2];肖婉婷[3]
(52-56)
中华民族历史观宣传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何培林[1];吴艳华[1]
(57-61)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建构探析
张晓玲[1]
(62-66)
实践类在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规范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张振博[1];滕怀江[1]
(67-70)
人工智能与高校国防教育的融合:优势、障碍及推进策略
张英[1];王兰英[2]
(71-74)
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马善云[1]
(75-78)
“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数字资源建设准则及路径研究
赵迎春[1]
(79-82)
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
王孝燕[1]
(83-86)
“双高计划”背景下新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
毛华彬[1];姚文龙[1];王燕华[2];梁孟享[1]
(87-90)
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王志方[1];孔德忠[1]
(91-94)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路径研究
任禾[1];苑梅[1]
(95-10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融入德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叶真国[1]
(101-104)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读后续写课堂设计与实践
杨雅淇[1]
(105-109)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融合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
张淞强[1]
(110-112)
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儿童化的启蒙教育研究
李印臣[1]
(113-116)
人机协同机制下小学教育评价创新建构研究
边奥赢[1];薛琛[1]
(117-120)
学前儿童数字素养的产生历程、基本特点及培养策略
苗亚雪[1];陈志其[1]
(121-126)
从“共生关系”审思高质量课程环境的“破”与“立”
马洁[1]
(127-131)
幼儿同伴互动的相关理论、交往行为及支持策略
郭莹[1]
(132-136)
馆校合作视域下的幼儿劳动教育:逻辑起点、现实难点与解决要点
王伟[1]
(137-141)
教师论文写作著录参考文献常见问题分析
刘东旭[1]
(142-148)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网络育人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陈永光[1];张江霞[1];马波[2];唐慧琼[1]
(149-152)
生成式AI时代智慧图书馆数据伦理风险防范研究
张丹丹[1]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