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曾用刊名:农业区划

简  介: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别、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912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13/S
  • 邮发代号:2-732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12期

环境规制对奶牛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黑龙江的调研数据 王弘烨[1];李翠霞[1] (1-14)

古代文学中的农业生态文明 卢丙华[1] (14-14)

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马志超[1,2] (15-26)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的根本出路 赵虎[1];卢丙华[2];李曦[3];黄实批[4] (26-26)

生计资本、生态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 喻立凡[1];曹大宇[1];廖冰[1] (27-39)

西部地区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沟睿[1] (40-48)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高强[1] (48-48)

中国草莓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华[1];赵祎平[1];王琳[2] (49-59)

新疆极端气候时空变化及其与棉花生产关联研究 杨扬[1];常伟[1];张兴东[2] (60-74)

乡土艺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李娜[1] (74-74)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增收效应与作用机制 邓远远[1];郭焱[2];朱俊峰[2] (75-84)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刘勇[1];唐霞[1] (84-84)

基于需求导向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潜力分析与讨论 孙仁华[1];胡潇方[1];李晓阳[1];孙元丰[1];薛颖昊[1];徐志宇[1] (85-93)

推进农药“三废”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张春艳[1] (93-93)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渤海黑牛遗传资源价值评估研究 马卓[1];张宝珩[2];李鹏程[1];赵凯[1];浦华[1] (94-103)

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的微观影响——基于4省农户调查及要素配置视角 武建辉[1];秦涛[1];杨泽云[2];傅巧灵[2] (104-117)

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与路径初探 张凤平[1];王柳[1];赵云云[1];吴臻翀[1];张学军[1];丁小明[1] (118-124)

用英语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林桂娟[1] (124-124)

数字经济、产业韧性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朱群芳[1];闵佳迪[1];郭沛瑶[1] (125-138)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研究 杨振[1];伍琴兰[1] (138-138)

农旅融合型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研究 吴诗嫚[1,2];黎子阳[1];卢新海[2];祝浩[1] (139-150)

气象灾害下牧户生计恢复力评价度及其障碍因素研究——基于锡林郭勒草原牧区220户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 马梅[1];刘瑶瑶[1] (151-161)

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张鹤鸣[1] (161-161)

丘陵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利用集约度及差异研究 冉龙池[1];张仕超[1,2];张煊赟[1];李丹妮[1];陆张烨[1] (162-175)

农业“双规模”经营方式形成逻辑与效果研究——基于新疆三地州1366个样本农户的实证 张高胜[1];杨俊孝[1];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1];赵汝婷[2] (176-188)

乡村民宿设计在地性研究 陈文彬[1] (188-188)

四川省生猪养殖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2021年面板数据 张振旺[1];李建强[1] (189-198)

长江经济带生猪产业布局的时空变迁及影响机制 顾佳玮[1];张晖[1];虞祎[2] (199-213)

新时期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选择 程雪松[1] (213-213)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关系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研究 常家玲[1];张杉[1];苗红[1];郑芳[1];王倩[1] (214-228)

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返乡创新创业群体研究 闫萍[1] (228-228)

基于卫星数据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逐时太阳辐射模拟研究 李可漪[1];万岩[1] (229-239)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进展 郭欣欣[1];孙玮泽[1];杨阳[1];孙佳丽[1];张艺[1];杜国明[1] (240-250)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村镇空间格局优化研究——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蔡雅涵[1];韦倩云[1];戴晴琴[1];黄卓[1];李琳娜[1] (25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