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化教育研究
E-education Research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由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和西北师范大学主办,我国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教育主编。关注电化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和理论基础探讨,关注电化教育领域的最新动向,对远程教育、教育新技术、海外电教、中小学电教育亦同时关注,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
- 主管单位: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西北师范大学内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553
- 国内统一刊号:CN 62-1022/G4
- 邮发代号:54-8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数字化教学推理:技术有效应用何以可能
杨鑫[1]
(5-11)
现象学视阈下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逻辑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苏林猛[1];朱珂[2];荆晓芮[2]
(12-18)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学习的离身困境与实践路径
洪玲[1]
(19-25)
数字技术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之辩——基于社会物质理论的视角
张菀[1];李姗泽[1];彭援援[2]
(26-32)
经合组织数字教育生态塑造:策略框架与核心议题
梁林梅[1]
(33-40)
促进微观教育公平:同步课堂教学过程公平的实践观察
陈锋娟[1];刘清堂[1];张思[1]
(41-48)
教学空间赋能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向
胡俊杰[1]
(49-55)
虚拟流动教师持续智力资源贡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卢海丽[1];张立国[1];刘晓琳[1]
(56-63)
AIGC赋能泛在学习资源进化:内涵、机理与路径
徐刘杰[1]
(64-69)
“互联网+”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服务金三角”模型的理论框架
杨晓宏[1];刘杜娟[1];郑成栋[1];马娟[1];孟宝兴[1]
(70-77)
数智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董艳[1];陈辉[1];于浩[1]
(78-85)
协作学习中同伴对话反馈策略的异质效应研究
张缨斌[1];陈孝然[2];胡小勇[1]
(86-93)
课堂高阶问题的特征识别与设计策略优化——基于文本语料库循证的方法
曲茜茜[1];刘晓楠[2];解月光[3];武晓旋[1]
(94-102)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风险挑战与应对之策
肖福赟[1]
(103-107)
有限循证视域下教师数字评价素养的构成要素与互鉴机制研究
逯行[1];张硕[1]
(108-115)
“三期叠加”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系统化路径研究
任艳红[1];刘峰[2]
(116-120)
从西方冲击到本土化建构——教育交流史视野下的金陵大学电化教育
李斌[1];刘超[2]
(121-128)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张硕[1];逯行[1]
(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