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体育科学
Sichuan Sports Science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简 介:四川体育科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四川体育科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期刊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体育局
- 主办单位: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蜀锦路88号楚峰国际B座46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6891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136/G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体育治理:逻辑、优势、困境与路径
陈丛刊[1];易思[1];梁茗[1]
(1-5)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红色体育资源整理、挖掘与数字化利用研究
王成武[1];郑洪玉[1];刘武军[2];冯礼璐[1];杨红丹[2];郑浩东[1];张科[1]
(6-12)
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刘茂宣[1];冯婧[2]
(13-19)
“体医融合”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
周志昂[1];司俊霄[2,3]
(20-25)
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拖延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于吉浩[1];王相英[1]
(26-29)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分析
许荣杰[1];何贞国[1];潘媛[1]
(30-33)
社会支持、职业认同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提升策略研究
边景龙[1]
(34-38)
6周力竭运动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王龙飞[1];江大雷[2]
(39-44)
中国高水平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
陈坤[1];李纪江[2];徐佳欣[2];王羽寒[3];李弘丽[3]
(45-50)
运动对改善绝经后女性相关并发症的作用:系统评述与网状Meta分析
余启超[1];郭静霞[2]
(51-60)
第5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自由操项目动作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张一凡[1];白艺如[2];刘欢[3]
(61-66)
足球运动对大学生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程相铮[1];何志强[1];夏一冰[1]
(67-71)
基于逐步回归对高尔夫球运动制胜规律探究
李祥凤[1];王伟[1]
(72-76)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粤港澳大湾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赖曼芳[1];刘耀龙[2];常媛媛[1]
(77-82)
巴蜀地区汉画体育图像探析
曹馨方[1];王玲娟[2]
(83-89)
河南省体育旅游政策的特点及优化路径研究
李世平[1];张键华[1];岳国祥[1];徐婷煜[1];潘秋喜[1]
(90-93)
美国家庭、学校、社区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的角色配合及启示
秦小喆[1];张敬源[2]
(94-99)
内江市“家园校社”协同育儿的体育教育模式初探
林宏[1]
(100-104)
普通高校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特色路径探究——基于西南交大“健康超市”案例研究
李鸿[1];高明[1];陈泽刚[2]
(105-112)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价值与策略路径——基于广东《实施意见》颁布
陈浩[1];潘秀玲[1];梁哲[2]
(113-120)
基于身体素养导向下高校大学体育改革研究
杨莉[1];徐鹍鹏[2,1];钱芊[1]
(121-126)
蹴鞠文化发展与演变对校园足球德育价值的启示
侯伯良[1];杨龙[1];孔令辰[1];刘亚荣[1]
(127-132)
新时期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态度现状及特征探析——基于对大连市甘井子区三所学校实证调研
侯雷[1]
(133-139)
基于ESE法则四年级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质量研究——以兰州市某小学为例
柳颖[1];沈童飞[2];晏思旖[3]
(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