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大学学报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简 介:《鄂州大学学报》创刊于1988年,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凸现了刊物的个性特征。 本刊的办刊理念是:坚持鲜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不办成政治理论刊物,而是强调求真的科学性探讨;坚持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但不一味急功近利,而着意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兼容并包,尤其注重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拓;重视校内学术人才的扶持,着力展示校内教师创造的科研教学成果,但不划地为牢,近亲繁殖,而力求拓宽交流渠道,多吸纳一点校外前沿性科研成果,形成杂交优势。 本此理念,本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努力培植自身应有的特色:学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学术视野的广泛性与论域地方性的并包;学术热点与冷门的兼容;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力求期期都显示着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内容上的厚重感和风格的朴素坚实。 《鄂州大学学报》在历年的质量检查中不断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次刊载逐年增多。《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国性信息收集单位均有转载、摘要和报道;多个国家级和省市图书馆均长期连续订购收藏;与全国数百家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稿源不断拓宽,作者从青年学人到资深专家博导,从高校讲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构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撰稿人队伍,保证了学报的清新气息和学术质量。本刊两次荣获全国市属大学优秀学报奖、首届全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 主办单位:鄂州大学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鄂州市莲花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90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454/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在边疆多民族地区以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郎雪妤[1];杜马南楠[1]
(5-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
张朝丽[1];谢宇阳[1];李自怀[1]
(8-10)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徐盼盼[1]
(11-13)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张容侨[1]
(14-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卢建武[1]
(17-19)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思考
曹宇[1];张劲松[1]
(20-22)
开放大学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研究——以内蒙古开放大学为例
高雁[1]
(23-25)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方瑾[1]
(26-28)
基于课程思政链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刘暕[1]
(29-3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张欣[1]
(32-34)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油画技法与色彩运用特征
李文文[1]
(35-37)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庄子》家园意识研究
刘芳筱[1]
(38-40)
从蔚似雕画到平易自然——宋代文赋书写转向探赜
唐倩芳[1]
(41-43)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征及油画技法研究——以提香和乔尔乔内为例
董帅[1]
(44-46)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多元投入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李自霞[1];严敏[1]
(47-49)
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周春燕[1]
(50-52)
运用地方历史文化上好高校“大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以无锡为例
路遥[1]
(53-56)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热点及前沿可视化分析
田学泽[1];李佳乐[1]
(57-61)
基于BOPPPS模型与OBE理念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赵明明[1]
(62-63)
AI赋能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张鑫倩[1]
(64-66)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夏娟娟[1];王立帅[2]
(67-69)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赵越[1]
(70-77)
“互联网+档案”环境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探索
雷晓辉[1]
(78-79)
中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研究——基于面板Tobit模型的实证检验
何婷婷[1];张丽琼[1]
(80-87)
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复杂机电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耿子康[1];孙明[2]
(88-90)
园林设计中水分梯度对植物根系形态构型的影响研究
夏群[1]
(91-94)
树脂改性水泥在桥梁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郑勋[1]
(95-98)
不同配比下水胶比对普通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分析
王虎[1];董世博[2];赵天东[3];申玉光[3]
(99-102)
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衡彦甫[1];吕淑华[2]
(103-105)
专项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置管感染及静脉炎中的应用
王雅余[1]
(106-108)
运用骨科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改善护理质量的探索
戴红霞[1];李青薛[1];李芬[1]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