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儒学 集刊
Confucianism Today
简 介:本刊的宗旨在于:通过对当代儒学的研究与评介,推动儒学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因此.本刊的着眼之点,乃在于儒家的“活的思想”,意在推进当代儒学的思想原创、理论建构,推出当代儒学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
- 主办单位: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 主 编:杨永明;郭萍(执行)
- 创刊时间:2011
- 出版周期:半年刊
-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4124-9
- 单价:
- 总价:
总第辑
儒家教育哲学及其现代转化
黄玉顺[1];高伟[2]
(3-28)
“生活儒学”如何为现代生活奠基
程志华[1,2]
(31-50)
回归生活,重塑神圣——生活儒学双重奠基观新探
陈劲骁[1]
(51-64)
论“民主”与“仁爱”——“民主仁学”的“体用”问题
黄玉顺[1]
(67-85)
道之幽明与物之表里
盛洪[1]
(86-114)
构建中华文化新样态:新儒家生命哲学的探索理路
邱龙虎[1];辜美惜[2]
(115-127)
荀子德性政治思想抉微
张继超[1,2,3]
(128-152)
情缘源何情?——评李海超的《情缘论》
李家莲[1,2]
(155-160)
情感儒学的新发展——漫谈李海超《情缘论:中国情感主义哲学史纲》
翟奎凤[1]
(161-162)
情感本源可能被遮蔽吗?——评李海超的《情缘论:中国情感主义哲学史纲》
崔罡[1];刘文鹏[2]
(163-173)
《情缘论》观点提要以及对诸批评的回应
李海超[1]
(174-186)
冯梦龙情理思想钩玄
王一川[1]
(189-204)
“儒”者之辨:从称谓看春秋至汉代儒者价值认同的转变
王宝妮[1]
(205-216)
《论语》中的“君子”命题新诠——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框架
张昕如[1];金刚[1,2]
(217-232)
论《新原人》觉解的“利”与“己”维度与境界层次细分
梁富超[1];路永照[2]
(233-248)
社会·文化·伦理:涂可国研究员的学思
黄玉顺[1]
(25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