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外文化与文论

中外文化与文论 集刊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2017-2018)

简  介: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学和比较文学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科体系走向成熟,学理逻辑不断完善,并逐渐形成和谐、开放、对话的理论氛围。20多年的理论步履需要总结,现实的理论问题需要讨论,未来的理论发展期待创新与突破。本期是《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8期。本书主要对汶川地震与文化遗产保护、后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马克思主义与艺术理论及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新译作了集中讨论。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 主  编:曹顺庆
  • 创刊时间:1996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0-7805-3
  • 单价
  • 总价

总第

反思文明观,重写批评史 李建中 (1-3)

龙学史的范式建构与话语取向 戚良德[1] (4-17)

走出卜史易学——论“十翼”与儒门易学阐释 窦可阳[1];张庭恺[1] (18-33)

事象范畴考索与中国诗文评传统再发现 殷学明[1] (34-44)

重言: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发端期的述学文体 吴煌琨[1] (45-58)

论“声貌”——《文心雕龙》声貌话语的早期建构 吴中胜[1,2,3] (59-70)

从“辨物居方”到“迹化为文”——“神”的核心观念及其批评实践 孙盼盼[1,2] (71-86)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批评:“力”的诗学话语生成 李远[1] (87-101)

南山律宗行事钞记中的文学形态与文学批评 国威[1];李娟[2] (102-114)

尚雅文明观与重写文学批评史 熊均[1];李建中[2] (115-127)

重估文明与古典文论的现代命运——以古史辨派《毛诗序》观为例 郭明浩[1] (128-144)

伪史论思潮与文明史重写 曹帅英[1] (145-154)

重审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 王熙靓[1] (155-170)

半殖民体验与“文学”观念的现代化 魏巍[1,2];黄英豪[3] (171-194)

“卡塔西斯”与“陶铸性情”——从关键词比较看重写文学批评史中的文明对话 戴雨江[1] (195-210)

“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中国古诗在勃莱诗中的他国化变异 夏楚筱[1] (211-225)

比较文学视角联动与中拉文明互鉴 吴恙[1];桑大鹏[2] (226-237)

变异学视域下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探析 夏兴强[1,2] (238-248)

在变异中达成契合——以切·米沃什选英译白居易诗为对象 张丹[1] (249-266)

《子夜》受到了《金钱》的影响吗?——茅盾的“说谎”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困窘 宋德发[1];邢玲[1] (267-280)

勋伯格作曲技术理论的中国化变异研究——以无调性和十二音作曲技法与中国戏曲元素的融合为例 刘念[1,2] (281-290)

重写世界文学史——英美学界世界文学书写中“残缺的”中国文学之省思 辜佳丽[1] (29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