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简  介:《金钥匙(汉文、蒙古文)》(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省级文艺理论与评论刊物。开设有“特别策划”、“专题研究”、“文学评论”、“艺术广角”、“文化视野”等专栏。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144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81/I
  • 邮发代号:16-1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内蒙古文联系统举办2025年意识形态暨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培训班 (F0002-F0002)

内蒙古当代美术的再思考 苏雅拉其其格[1] (6-11)

《黄河好人》:母亲河畔的颂赞 韩彦斌[1];班闻佑[2] (12-15)

北疆美术新景——观长海与孙玉宝个展有感 甘迪格[1,2] (16-19)

苏和绘画的在地性建构及美学范式探赜 陈贝[1] (20-23)

拓路前行 化雨春风——评《段建珺剪纸》 李润平[1] (24-26)

革命记忆重构与国家认同建构——蒙古族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成长模式 关图雅[1] (27-32)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尹湛纳希文学观再解读 敖敏[1] (33-36)

倒错、重复与变奏——小说集《天浴》叙事时间解读 马欢[1];单宏军[1] (37-40)

杰克·伦敦《猩红疫》中的生态、秩序与人性隐喻 朱梦茹[1] (41-43)

当文学与游戏融合——《黑神话:悟空》的跨界对话与探索 希德图[1] (44-47)

论朱淑真诗词中的矛盾特征 刘瑶洁[1] (48-50)

蹇先艾《水葬》的乡土文化记忆 安豆豆[1] (51-53)

论《山上的小屋》的双重叙事进程 鲁乙丁[1] (54-56)

从合作原则看“发疯文学”的违背现象、语用功能及流行动因 程昕[1] (57-60)

新时代下蒙古马精神的器乐化诠释——器乐作品创作中的文化基因与艺术表达 韩星宇[1] (61-64)

呼和浩特地铁壁画的公共艺术价值与城市形象塑造 侯也[1] (65-6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红色歌曲音乐研究——以长征时期川滇黔革命根据地为例 李文洁[1] (69-72)

传统文化节目创新性表达的途径探究——以《顶坛》节目为例 任桐[1] (73-75)

河南三弦书艺术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李婉晨[1] (76-78)

内蒙古米兰壕东汉壁画墓中独角神兽图像研究 肖瑶[1] (79-83)

中国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方向——以《诗画中国》为例 王宁[1] (84-86)

民族地区音乐文化审美理念的构成研究——以西南地区民族音乐为例 陈瑶[1] (87-89)

小提琴弓法技巧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作品中的应用 霍雨佳[1];郭小鸥[1] (90-94)

走近丰子恺(之七) 宋生贵[1,2] (95-98)

政策驱动与内生动力:苗族仪式舞蹈在乡村振兴中的双重活化机制 杨柳[1] (99-101)

“双创”背景下古典诗词助力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实践建设 娄晓艺[1] (102-105)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湘西傩舞传承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刘妙芝[1] (106-109)

论脂本《红楼梦》中的生日礼仪 王馨怡[1] (110-112)

立足中国语境回应当代问题——2022年文艺美学发展态势评述 陈凌霄[1] (113-122)

人物符号:伤感与启示——多兰小说《深深的蓝天》读后感 宝音巴特尔[1] (123-126)

充满童话气息的儿童世界 格日勒图[1] (127-131)

生活不若童话美以梦为藉——读多兰《深深的蓝天》有感 乌日鲁格呼[1] (132-135)

深深的蓝天界限 宝特根贝岚 (136-137)

寻找渡世之船的旅程或扎·哈达的小说叙事 娜弥雅[1] (138-143)

网状结构与多维空间建构—长篇小说《蒲公英》研究之二 玉兰[1] (144-157)

诗歌创作与生命经验 包龙[1] (158-163)

论中篇小说《蒙兀儿斤阿爸》的经典性 杭图德·乌顺包都嘎[1] (164-173)

试论长篇小说《迎秋的草尖》所创建的结构及其《建筑》美感 朝克图那仁[1] (174-178)

长篇小说《迎秋的草尖》里狼的表述 策·苏德毕力格[1] (179-182)

生态文学潮流中的『狼』形象—论《迎秋的草尖》中的形象塑造思维 乌日汗[1] (183-187)

成长小说视域下的《迎秋的草尖》 谢明明[1] (188-197)

游牧生活—创作长篇小说《迎秋的草尖》的来龙去脉 斯·特木尔[1] (198-201)

叙事声音——西方小说叙事学(九) 勒·吉日嘎拉[1] (202-218)

简论报告文学 那顺乌日图[1] (219-224)

内蒙古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暨2025年文艺评论写作训练营如期举办 (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