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 主办单位:辽宁文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809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46/I
  • 邮发代号:8-18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小说能够对文明承担什么? 邓一光[1];陈培浩[1] (4-10)

“文学史终结”与“文学地理复兴”——新世纪文学的另一视角 张清华[1,2] (11-15)

新世纪以来文学中的地方篇章——以山东作家为例 张志忠[1] (16-21)

阐释的公共视域下的史家立场 卓今[1] (22-26)

新世纪以来乡土结构转型视野下的寻根意识书写 王晴[1] (27-32)

“创作谈”是经过多重修辞的文论 郜元宝[1] (33-34)

怎么写完一篇小说 石一枫[1] (40-43)

“后人类时代”的AI可以替代人的思想吗? 丁帆[1] (44-52)

新巴洛克美学和文学史写作 余夏云[1] (53-61)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日常英雄”塑造及其价值审视 谢姣[1,2] (62-69)

新媒介时代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路径——从《黑神话:悟空》谈起 张琳琳[1,2] (70-74)

新时期以来散文中的“科学智慧”书写 周哲[1] (75-81)

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学发展影响的若干思考——以ChatGPT为例 雷雨露[1] (82-88)

客观性与科学精神——一种小说观念及柳青的理解与实践 李建军[1] (89-100)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简报》的历史价值与目录概要 张惠娟[1] (101-107)

非人类叙事、反乌托邦塑造与精神生态重构——论杨志军长篇小说《大象》 马豪杰[1];李欣阳[1] (108-114)

他者、诗意乌托邦与叙事伦理——《大象》的审美特质及艺术缺憾 徐汉晖[1] (115-120)

铺陈绵延、变化与“中间人物”路线——班宇小说修辞术 王学谦[1] (121-124)

赋形与回收:《缓步》的“文学性”回旋曲——兼论“新东北文学”的形式与观念 陈思[1];王璟琨[2] (125-131)

无父的设计,救赎的契机——论班宇的《缓步》 王星明[1] (132-137)

论莫言小说中的情境反讽 郭洪雷[1,2];郭熙[3] (138-143)

壶中自有乾坤镜——论《包浆》器物叙事对主体的塑造 刘仁丽[1] (144-150)

泥土的芬芳:论谢友鄞小说的诗化品质 李张建[1];刘沙莎[1] (151-156)

传记文学叙事的创新——《晏阳初》影视化写作的跨媒介特色 陈俊洁[1];唐小林[2] (157-162)

寻找叙述的自由: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王姣[1] (163-168)

“人群中的人”——格非《登春台》中的文明、个体与关联 宋宝平[1] (169-175)

当代诗的“危机论” 张伟栋[1] (176-184)

论当代生态诗歌的诗意生成机制 欧阳澜[1];汪树东[2] (185-190)

张枣诗论中的现代性反思与自我构建——以“元诗”概念为中心兼及其他 侯乃琦[1] (191-196)

新华文学进中国——新加坡国际华文文艺营的中国故事 潘莉[1] (197-206)

穿梭于文学场的“内”与“外”——刘月悦批评印象 徐刚[1] (209-209)

我的批评观 刘月悦[1] (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