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民族学论丛

民族学论丛

Journal of Hui Muslim Minority Studies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21-202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回族研究

简  介:《民族学论丛》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本刊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为指导,旨在凝聚学界研究力量,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追踪学术前沿,展示民族学最新研究成果,打造一流文化品牌。 栏目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与边疆研究、 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治理、民族文学与艺术、人类学以及田野调查与研究等。

  • 主管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91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1079
  • 国内统一刊号:CN 64-1075/C
  • 邮发代号:74-2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媒介域变迁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研究:基于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的多维分析 王郝爽[1];谢清果[1] (5-13)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的逻辑与路向——基于话语制度主义的视角 陈敬松[1];赵新国[1] (14-22)

集体记忆数字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维度 胡德庆[1];黄亮[2] (23-31)

中古时期“杂虏”语义的演变及思考 杨蕤[1];喻玺正[1] (32-41)

跨越明清两朝的交融——北京地区《甘珠尔》经的流传发展 李若愚[1] (42-47)

辽、西夏、金都城的城门设置及其命名问题 邓孟青[1];杨浣[1] (48-54)

中古代北尉迟氏的地域身份与华夏认同 董文强[1] (55-62)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明清以来仡佬族婚俗变迁 谢文强[1];黄秀蓉[1] (63-71)

清代山东清真寺汉文碑刻与伊斯兰教慈善研究 白玉帅[1] (72-79)

流动的“地方”与层累地造的“记忆”——《荆楚岁时记》中边缘史文本的认同话语建构 刘侗勋[1,2] (80-89)

乡村振兴进程中蒙古族“新型农牧民”的形成——基于对内蒙古自治区K旗B苏木的调查 冯嘉馨[1] (90-99)

西北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转型的困境表征与实践路向——基于G省T县的观察分析 杨文静[1,2];孙迎联[1] (100-107)

少数民族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路径探讨——以青海土族盘绣为例 陕锦风[1];毛力邦[1] (108-117)

从嵌入到融入:医疗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历史实践(1949—1956) 曹威伟[1];张凌[1] (118-128)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 阿利·热合买提[1,2];马晶蓉[3];阿布都外力·克热木[1] (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