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
简 介:本刊以反映和介绍国内外音乐学术领域的最新教学、科研成果为宗旨,热情关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理论热点,追踪当今世界音乐研究进展,在“西安鼓乐”、“汉唐音乐文化”等专题领域影响较大,发表了一系列理论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西安音乐学院《交响》编辑部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499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045/J
- 邮发代号:52-14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的三重纬度
王晓平[1]
(5-11)
西安鼓乐尺调法鼓段《霸王鞭》形态分析
张亚楠[1];程天健[1]
(12-16)
浙江段大运河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
严隽文[1]
(17-22)
对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的原委过程通行认识的几点补正
徐文武[1]
(23-32)
陕西富平唐大长公主墓志所含音乐教育信息研究
郭星星[1]
(33-37)
性别秩序下的女性悲剧:再谈威尔第笔下的麦克白夫人
李晶[1];林滢静[1]
(38-45)
音乐的越境与再语境化:以青岛与德岛为例的跨文化研究
李雅心[1]
(46-53)
20世纪“声音艺术”的引领与延伸——鲁索洛噪音美学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
宋戚[1]
(54-62)
从具身认知到感性言说:音乐语言的共情特性刍议
曹家慧[1]
(63-69)
胡志平二胡作品的诗乐意趣
周耘[1];邵欢欢[1]
(70-76)
多元文化在埙乐创作中的体现与发展路径研究
符译文[1]
(77-82)
张千一《一首钢琴诗》创作分析
仇潇潇[1]
(83-86)
罗曼内斯卡的发展历程与风格嬗变
孙梦琪[1]
(87-92)
菲利普·格拉斯声乐交响曲中的曲体结构力探赜
杨婷婷[1]
(93-97)
温顿·马萨利斯《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创新性演奏分析
刘一[1]
(98-107)
“然”之所求——谭盾《禅园》打击乐音色三题
于朦[1]
(108-112)
歌剧唱段《圪梁梁上喊苍天》创作与演唱技巧分析
刘旸[1]
(113-118)
巴松作品《行板与匈牙利幻想曲》创作版本与演奏解析
周文博[1]
(119-123)
琵琶古曲的现代阐释:文化记忆与艺术实验的共生
汤扬[1]
(124-128)
数字时代中国古典舞演绎中的媒介偏向
于彬[1]
(129-133)
该唱则唱 适读则读——再论意大利式视唱体系
刘荣弟[1]
(134-138)
戏曲音乐“口传心授”传统在学院派美育中的转化研究
李佳蔚[1]
(139-143)
民间传统与现代技法融合的早期范例——巴托克《第一大提琴狂想曲》分析
黄千妍[1];宁涛[1]
(144-150)
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政治视角——一项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
王可凡[1]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