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
曾用刊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教育和心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并辟有反映青海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栏目。
- 主管单位:青海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3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102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05/C
- 邮发代号:56-1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哲学根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唯物史观分析
孔祥润[1]
(1-8)
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理路——基于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李艳庆[1]
(9-16)
中国共产党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的实践进路
张利涛[1,2]
(17-25)
昆仑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符号与文明特性呈现
巫新华[1]
(26-35)
汉赋昆仑意象书写与大一统秩序建构
吴新锋[1];谢虎[1]
(36-43)
“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文化诠释
米海萍[1];张海鑫[2]
(44-51)
数字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金融路径探索——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的研究
陆岷峰[1]
(52-60)
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张倩[1];邢志华[1]
(61-7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现代化机制分析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县炜[1];县永平[2]
(75-85)
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人的主体性解构与建构探析
方莉[1];唐亚男[1]
(86-93)
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作用机理与实践向度
刘飞[1];吴辉[1]
(94-100)
制度译介与法律移植本土化:晚清陪审立法的困境与启示
顾元[1];张文韬[2]
(101-110)
“变”与“不变”: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目标的双重变奏
卢明佳[1]
(111-118)
城市边缘的核心:清代轿夫生存策略与职业关系建构
赵煌[1]
(119-126)
论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及其历史终结
李治亭[1];吴枫[2]
(127-139)
简论清代达斡尔人的迁徙与分布
周喜峰[1,2]
(140-147)
穆穆以大观:论刘勰对郭璞《南郊赋》之评论
程景牧[1]
(148-155)
张大千临摹敦煌元代壁画考述
王平[1];梁艺[2]
(1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