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生活·实践”教育研究

“生活·实践”教育研究 集刊

Life Practice Education Research

简  介:《“生活·实践”教育研究》是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指导,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面向“生活·实践”教育研究的专业学术刊物。刊物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育人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为行动纲领,面向大中小幼全学段教育领域,聚焦“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的新思想、新领域、新战略、新范式,致力于出版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推动“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体系的丰富与完善,传播先进理论学说和优秀经验做法,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为国内外政策制定者、教育研究者、教学实践者、教育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

  •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课堂内外杂志社
  • 主  编:周洪宇;刘来兵(执行);王黎(执行)
  • 创刊时间:2025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澳门草堆街69号B-C 地下铺三楼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3078-1973
  • 单价
  • 总价

总第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分校 刘芳菲 (F0002-F0002)

建设“师生共同课堂”的核心要义与实践维度 周洪宇[1] (1-4)

论陶行知知行说的“一点两面” 王文虎[1] (5-9)

“生活·实践”教育的教育时间观——基于陶行知关于教育时间的分析 李忠[1];付德健[1] (10-18)

农村教师激励的困境、问题及优化策略 刘辉[1];樊香兰[1] (19-25)

以“全新思维”开启“金课”医学实践教学 於璐[1];夏天娇[2] (26-34)

陶行知创造教育赋能新时代家庭创新氛围营造的路径探究 郭烨婕[1] (35-41)

数字赋能小学“师生共同课堂”建设:基于AI智能师的小学课堂实践教学探索 刘芳菲[1];杨亚秋[1];赵晴[1] (42-49)

生活实践教育视角下“三师课堂”模式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张春伶[1] (50-56)

“三师协同”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推理中的应用研究——以雄安容西望泉小学二年级课例为例 王雪[1];张梦瑶[1];刘亚男[1] (57-62)

“三师协同”何以可能——AI智能体赋能下“师生共同课堂”的构建机制研究 蓝日模[1] (63-67)

陶行知思想视角下AI赋能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初探 赖勇[1] (68-73)

“生活·实践”理念下AI赋能跨学科教学的“知·行·创”实践——中医药文化传承教学案例探析 邱蓉蓉[1] (74-79)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三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小学语文《形形色色的人》教学为例 马佳倩[1] (80-86)

江苏“双减”政策实施的跨个案比较研究 邱慧燕[1];管清源[2] (87-94)

“生活·实践”教育与跨学科教学的互构研究 蓝书扬[1] (95-101)

“生活·实践”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班级实践叙事——以湘师附小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为例 夏俊玉[1] (102-106)

捧着“生活”育“劳力”——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观照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突围 徐吉志[1] (107-112)

提升教师教育写作素养的主要路径探析 刘佚阳[1];李银乐[2] (113-122)

陶味数学——“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余喜梅[1] (123-128)

走进“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分校 (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