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OSHAN UNIVERSITY
曾用刊名:保山师专学报
简 介:《保山学院学报》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调高校学报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弘扬人文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进步,为高校科研水平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定位为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保山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远征路1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340
-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15/Z
- 邮发代号:64-7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滇西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情感价值及历史逻辑
侯兴华[1]
(1-6)
清季云南知识精英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研究——以《云南》杂志为研究中心
王娟[1];袁文权[2]
(7-13)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刘亮[1]
(14-19)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阐发
赵厚华[1];徐俊[1]
(20-28)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对农企农户的创新扶持机理研究
郭宝[1]
(29-37)
党建引领度假型乡村旅游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基于贵州桐梓县山堡村的考察
吴祥民[1];何济兴[2]
(38-45)
保山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海燕[1];张东强[2]
(46-54)
古诗词中“鹊”的多元意象与文化蕴涵
甘德志[1];蓝希瑜[1]
(55-63)
晚唐敦煌文士张球的诗歌传播
李君[1];杨宇[2]
(64-72)
音乐审美构型与音乐意义获取的双向性
杜伟[1];蒋方舟[2]
(73-78)
悬泉简所见汉代迎送礼制考
王云[1]
(79-85)
清中后期保山地区的社会开发与生态治理
董书柳[1]
(86-92)
中国第一代大学生:研究缘起、范式转向及发展趋势
杨磊[1,2]
(93-100)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
叶倩[1];谢利东[1];李志坚[1]
(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