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今传媒

今传媒

Today's Mass Media

曾用刊名:报刊之友

简  介:《今传媒》是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10多年的办刊经历中,得到全国新闻传播学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的关爱及大力支持。办刊理念:关注今日传媒,评论传媒、推介传媒、研究传媒、服务传媒,贴近传媒人和传媒市场,解读传媒现象和传播行为。 办刊定位:围绕传媒主题,用新理论、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解读传媒现象和传播行为,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行业专业期刊之一。 主要内容:传媒管理机构的政策法规信息发布及解读,业界重大新闻动态及分析,传媒产业与传媒市场研究,传媒界专业学术探讨。重在选题策划,突出权威解读、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具体涉及新闻学、传媒学、立体与平面传媒理论、技术手段与方式研讨交流等,同时辐射其它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陕西省出版印刷公司
  • 主办单位:陕西今传媒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92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西段78号12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122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430/G
  • 邮发代号:52-15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司马迁故里走出来的杰出教育家王捷三 张军孝 (1-5)

网络空间治理赋能高职学生思想引领的价值与路径 吴昊[1];梅国英[1];张正[1] (6-10)

基于艺术疗愈的新媒体交互设计实践研究 邵琳[1];焦中彦[1];韩菁[2] (11-14)

乡村旅游类短视频的创作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宋骁[1] (15-19)

新媒体平台的经济导向与社会责任关系探讨 王婷[1] (20-23)

高校新媒体的传播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阅读现状 罗竹洋[1] (24-27)

美妆类短视频内容生产策略研究——以抖音平台美妆短视频为例 朱海仪[1];李昕瑶[2] (28-32)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数字化思政课程开设的组态路径——基于云南高校课程的实证研究 康博阳[1];刘圆圆[2];杨泽昀[1] (33-36)

主持人“讲好新疆故事”的融媒实践及能力提升路径 袁雪渊[1] (37-40)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叙事创新路径探究 缪昀珂[1] (41-44)

项目质量管理在中心机房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以陕西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为例 邢蓓[1];王彬建[1];徐超[1] (45-47)

地方主流媒体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报道中的作用研究——以报道福建省南平市防御“6·9”极端暴雨洪涝灾害为例 郑金富[1] (48-52)

学术精神对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探析 魏晋茹[1] (53-56)

青年编辑专业能力提升对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研究 吴旭辉[1] (57-60)

基于人工智能的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优化模型研究 李英[1] (61-66)

临床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现代实用医学》杂志为例 钟美春[1];姜晓庆[1];朱波[1] (67-70)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自我成长路径探析 杨青[1] (71-74)

医学期刊退稿原因分析及审稿流程优化探析 朱岚[1] (75-78)

探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形象建构——以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为例 竺李[1] (79-82)

从传播理论视角看影视作品的虚幻与真实 蔡秀玲[1] (83-87)

现阶段深度学习机制下的“生成式”电影研究 宋家昊[1];王可新[1] (88-93)

甘肃革命文物中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基于情感层次理论 王坤[1] (94-97)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英译研究——以云南省博物馆元明清厅为例 陈良琼[1];梁庆峰[1] (98-101)

数字传播时代乐山城市形象构建及推广策略 齐虎[1] (102-105)

论《河山传》的乡土变迁 李圆圆[1] (106-109)

国内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文献计量分析 张肖亚[1];祁凯[1] (110-113)

终身学习背景下漳州市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改进研究 吴艺煌[1] (114-121)

无人直播购物的媒介伦理挑战及治理优化策略 叶思遐[1] (122-125)

数字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媒介使用及养老改进策略研究 费凡[1];王婉婉[2] (126-130)

泛娱乐化: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多重困境及突围策略 林怡活[1];何燕霞[1] (131-134)

琼崖精神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的路径研究 邹升柳[1];朱成菊[1] (135-138)

优化高校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吕文雁[1] (139-142)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势、困境与对策 吴小蕊[1] (143-146)

高职新闻类专业服务地方的教学实践效果研究——以贵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刘婉露[1] (147-15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王楠[1];李学锋[1]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