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

孙柳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体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党领导人民探索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对革命事业以及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坚持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首要条件。列宁指出,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在当今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领导人民探索实践的经验总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回望来时路,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但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通过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来保障改革顺利推进,又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应对重大挑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统一。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统领者和开拓者,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制度保证和精神力量,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都是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党的二十大科学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并不断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

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实践,通过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之注入动力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不竭动力源泉。

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不断深化科学理论武装。中国式现代化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党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也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提升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开展工作,持续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强化担当作为的自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强化担当作为的自觉。要强化责任意识,克服软骨病、恐惧症和庸懒散等不良作风,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干工作,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胆怯,切实担起自己该担的责。要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必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及时发现和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立起重实干、务实功、求实效的鲜明导向,着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