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杨 舒 肖 斌


清代名臣张伯行曾写过一篇《却赠檄文》,为了劝退接踵而至的送礼者,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文中“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再小的贪念,都可能蚕食思想、动摇信仰。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从小事小节上守牢拒腐防变防线,“虽一毫而莫取”。

修身立德不忘本。“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纵观历史上那些清官廉吏,或拒腐倡廉,或奉公守廉,或修德养廉,想法做法或许不同,但无一不把名节和品行操守看得很重。珍视名节的背后,体现了个人对崇德修身的重视。为官先做人,从政先修德。对共产党人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党员干部必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时刻用党章党规党纪要求自己、约束言行,加强是非辨析和思想清理,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提纯党性、提高觉悟、提升境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名利观、消费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为政清廉的道德操守,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在为党和人民做事上。

严于律己不越线。“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体现了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小事小节同样反映党的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小节不守,大节必失。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就要从小事小节严起,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到慎独克己、慎终如始,即便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能够固守本心、严守本分,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和行为准则,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自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秉公用权不违规。“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公与私的界限不在于金钱多寡,而在于底线“红线”不能碰、也碰不得。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处利益诱惑之中,极易成为围猎对象,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权力是干什么用的,切不可因为手中有了权,就忘乎所以,不讲原则、以权谋私。只有做到一心为公、克己奉公,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能正气。要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手中权力,坚持按职责、按程序、按制度办事,始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涵养良好家风,严格管好家人亲属、管好身边人,将歪风邪气拒之门外;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