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军文化凝聚强军力量
王玢琪
强军事业呼唤强军文化,强军文化汇聚强军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孕育形成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赋予我军自信自强、敢斗善斗、奋进奋发的崭新精神气质。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体系规划部署强军文化建设,明确把“坚持向战为战,激发战胜强敌的钢铁意志”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充分体现了强军文化在推进强军事业、支撑打赢制胜方面的重要作用。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我们要充分发挥强军文化砺志铸魂、砺战激气、砺行厚德作用,凝聚强军兴军的强大意志和磅礴力量。
铸牢政治忠诚。对党忠诚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强军文化的核心优势。面对全球化浪潮下的文化冲击、信息化时代的认知博弈,如何让官兵在思想多元中坚守信仰、在诱惑纷扰中保持定力、在风险挑战中勇担使命,是新时代强军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强军以强心为先,兴军以铸魂为要。以强军文化凝聚强军力量,必须把培育对党忠诚之魂作为强军文化的价值内核,强化官兵坚决听党指挥的思想自觉,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教育官兵,及时破解理论难点、认识盲点、思想疑点,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擦亮忠诚底色,激励官兵奋斗强军的行动自觉。要引导广大官兵传承以忠诚于党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注重用红色文化滋养和充盈官兵的精神世界,把红色基因植入灵魂、融入血脉,进一步坚定革命意志、升华思想境界、纯洁道德情操,确保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对党绝对忠诚的人手中。
砥砺胜战血性。“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克劳塞维茨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一路走来,文化是我军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为激发部队向战为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强军文化以强军为核心,以服务保证打赢为目的。以强军文化凝聚强军力量,必须突出强军文化的战斗属性,把服务备战打仗、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激发广大官兵敢打敢拼、无惧无畏的血性胆气,锤炼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备战打仗提供精神动力。要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引导广大官兵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增强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的使命感责任感,为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提供坚实精神支撑。要坚持用战训任务磨砺,把强军文化建设与战斗力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营造尚武精武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使广大官兵在直面血与火、苦与累中激发战斗豪情、磨砺战斗意志,真正让强军文化围绕打赢、服务打赢、助力打赢。
尊重主体地位。强军文化土壤在基层、建设主体是官兵。以强军文化凝聚强军力量,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了官兵、文化发展依靠官兵、文化成果惠及官兵的理念,把满足官兵文化需求、增强官兵精神力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能够沁润兵心、引起共鸣、激发认同的强军文化精品,构筑润物耕心的精神家园,从而激励广大官兵认真履行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广大官兵中蕴含着无穷的文化潜力,他们既是强军文化的弘扬传承者,也是创新创造者。要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官兵参与强军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鼓励他们把部队生活实践作为强军文化创作的土壤,在参与中深化对强军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以高昂士气投入练兵备战,使文化真正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