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

发挥强军文化激励感召作用

刘  苑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深厚的源泉,也是一支军队战斗力重要的支撑。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体系规划部署强军文化建设,明确把“坚持向战为战,激发战胜强敌的钢铁意志”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充分体现了强军文化在推进强军事业、支撑打赢制胜方面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必须着眼官兵需要和实战需求,大力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充分发挥强军文化砺志铸魂、砺战激气、砺行厚德作用,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塑造力、精神推动力。

砺志铸魂,在向战为战中淬炼思想、铸牢忠诚。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凝聚军心、激励士气的精神基础。回望光辉历程,人民军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高擎理想信念火炬,跨越了各种艰难险阻、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的较量一刻未停。面对各种现实挑战、诱惑考验,必须充分发挥强军文化砺志铸魂作用,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官兵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宗旨意识,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要扭住强固信仰根基、铸牢忠诚品格这个根本,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军队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根本任务常抓不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官兵不断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根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永远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

砺战激气,在向战为战中增强本领、砥砺精神。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使命职责之所在、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之所在。强军文化是姓军为战的文化,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建设先进军事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军队是一个战斗队,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制胜机理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军官兵素质本领和精神意志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好发挥强军文化砺战激气作用,回答好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必须找准强军文化催生战斗力的着力点,把战斗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固官兵的战斗力标准、战斗队思想、战斗员身份,为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提供坚实支撑。要开展好党史军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官兵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激发敢打必胜、不怕牺牲的血性胆气,强化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意志品质,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要把强军文化建设融入战建备各领域各环节,积极营造尚武精武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让强军文化始终服务打赢、助力打赢。

砺行厚德,在向战为战中润物耕心、担当作为。习主席强调,“要打造强军文化,巩固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坚定官兵革命意志、升华官兵思想境界、纯洁官兵道德情操”。强军文化作为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对于广大官兵匡正认知、砥砺品格、崇德修身具有滋养、感召、教化等功能。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强军文化砺行厚德作用,为官兵构筑润物耕心的精神家园。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等关系,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要发挥好英雄模范和身边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官兵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敢于斗争、勇于负责,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