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
——弘扬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系列谈⑩

周  晶


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催生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长征路上的野菜草根,汇聚起北上抗日的滚滚铁流;陕北高原的小米饭粗布衣,孕育了新中国的灿烂曙光;朝鲜战场的“一把炒面一把雪”,打出了国威军威……革命斗争和建设发展的漫漫征程,每一步都浸透着官兵的汗水与付出,每一个胜利都凝结着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

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精辟概括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十一个坚持”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可以说,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不仅是过去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新征程上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强大精神支撑。

精神传承的生命力,源于深刻的历史认同和思想自觉。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打赢了强敌对手,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只有讲清历史本源和时代内涵,讲透“为什么”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破除官兵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让革命精神在灵魂深处扎根。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系统开展党史军史教育,深入剖析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官兵深刻认识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从而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筑牢思想根基,永葆政治本色。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精神的弘扬,关键在于付诸行动,融入备战打仗主责主业,落实到提高战斗力上。要大力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将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精神的培育贯穿到军事训练全过程,设险局、难局、危局,锤炼部队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作战能力,以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确保官兵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能保持旺盛斗志和强大战斗力,让革命精神在实战环境下焕发生命力。现实中,不是所有岗位都在舞台中央,要鼓励官兵将崇高精神落于日常、见于平常,无论是科技攻关,还是驻守边防;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日常保障,都是践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要大力表彰在本职岗位默默奉献、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典型,让奉献精神闪耀在军营每一个角落。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井冈山时期,面对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同志夜晚办公只点一根灯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政治干部都要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在练兵备战中冲在前、在艰苦环境中守在先。带头强化理论武装,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头加强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做革命精神的坚定信仰者,以自身“知得深、研得透”带动官兵“信得真、跟得紧”。要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面对重大任务,亲临一线、靠前指挥;面对利益得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个身影胜过千言万语。当政治干部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艰苦、最危险的位置上,“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就从教科书上的名词,变成了官兵眼中可见、可学的鲜活榜样,从而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群雁效应”。

弘扬精神,贵在传承,重在创新。政治工作的创新,最终指向是让革命精神的传家宝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创新政治工作,首在更新理念,将“大道理”和“小切口”结合,关注官兵实际困难和情感需求,改变“我听你说”模式,引导官兵在交流讨论中深化思想认识;要创新方法,打造沉浸式课堂、智慧政工平台,利用VR、AR等新技术手段,让精神感悟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生发,引导官兵将崇高革命精神转化为内心的坚定价值认同和投身强军实践的强大自觉。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