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谨防“躁则失君”

林奇聪

“躁则失君”语出《道德经》,意思是浮躁就会丧失自我掌控。习主席谆谆告诫我们:“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广大青年官兵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应谨防“躁则失君”,摒弃浮躁心理,杜绝急功近利,使自己的军旅生涯行稳致远。

以敬养德铸忠诚。《围炉夜话》有云:“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所谓敬,即敬重敬畏,表现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青年官兵只有心怀敬畏,才能守住初心、永葆本色,做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要敬畏人民,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敬畏组织,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为组织着想、替组织分忧、对组织负责;敬畏法纪,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摒弃“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消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

以静修身强定力。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古往今来,无论是修身还是做事,要真正有所建树,都离不开涵养静气。身处喧嚣时代,更需要在宁静中沉淀,从而摆脱浮躁的侵扰,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不被私欲杂念所左右、不被世俗尘埃所蒙蔽。面对各种各样诱惑,青年官兵要以平和之心看待“名”,以淡泊之心看待“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全身心投入到强军事业中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青年官兵要善用大事修静气、会用难事砺静气,越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越要保持沉着冷静;面对成绩,始终保持“空杯”“归零”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静心学习、静悟真理、静修己身,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作风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

以净正心守底线。《孟子》箴言:“养心莫善于寡欲。” 一个人若是不节制欲望,就容易在诱惑面前陷入浮躁,最终导致利令智昏,甚至铤而走险。正所谓“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青年官兵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驰而不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自觉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影响,坚决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之风;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他人“悔恨之言”知慎独、“失节之患”知慎微、“前车之鉴”知慎终,见善则迁,有过即改;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摆正廉与腐、俭与奢的是非关系,远沽名钓誉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进浮躁之气,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让上下关系规规矩矩、内外关系清清爽爽,切实做到以廉洁聚人、以律己服人、以身正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