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吴红梅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发展规划,有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更好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这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发展规划集中体现党的执政理念,是全局之计、长远之计,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发展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从思想理念、目标任务、实施路径等方面形成战略主张的有效载体、政策落实的重要桥梁。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国探索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全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将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共同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发展规划工作,先后两次担任中央“建议”起草组组长,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战略部署。当前,“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正在推进,我们要更好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进行科学战略谋划。发展战略是发展规划的首要内核,增强战略谋划能力尤为重要。要突出前期研究的基础支撑作用,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全面系统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注重集成专业化力量、数字化技术,以丰富的知识库、思想库、政策库、工具库,为战略谋划提供硬核支撑,全面提升战略研判、推演和决策水平,增强战略谋划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发展战略的时代性、创造性、科学性和引领性。
二是强化战略规划落实。发展规划的有效落地,需要一套推得动、落得下的支撑体系。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是把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的有力载体。其中,重大平台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重大项目是优化结构、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重大改革是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活力的关键之举,重大政策是集成要素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的重要保障。用好这些关键性抓手,强化政策工具的统筹协调,可以引导社会预期、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总体战略的有效落地。
三是促进规划贯通衔接。建立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并形成融合贯通的协调机制,是强化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提升治理能力的题中之义。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和配套的协调机制,可以有序推动发展战略、目标、任务落地实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
四是做好动态监测评估。发展规划贵在坚持、重在执行,一经发布必须按照既定目标推进实施,这既是维护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抓手。提高规划实施效力,关键要构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规划改进”闭环落实机制,重点发挥监测评估作用,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年度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全链条管理,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战略目标任务接续实施。健全规划分解落实和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和实施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目标任务,实现短期行动与长期战略衔接配合,加强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切实强化规划刚性约束。
五是加强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保障。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制定规划、依法实施规划,是推动发展规划落地见效的重要支撑。加快推动发展规划法立法工作,有利于将党中央关于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的规定要求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减少规划资源浪费,强化规划编制实施的法治保障。要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加快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编制导则,全面推进规划图谱、预测模型、信息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发展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实效。
(作者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