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1月08日 Fri

“智库产业集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机制研究”课题在京启动

2023年12月06日 来源:中国网

11月6日下午,“智库产业集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机制研究”课题在京启动。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上海大学、铜仁学院以及中国交通集团、中国电科、中信集团、中国投资集团、云南省、河北省等国家高端智库、院校央企的国内知名专家、地方负责同志应邀通过现场座谈或通讯方式参加研讨交流。启动会由课题牵头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主持。

  于今就「智库产业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机制研究」课题启动作了动员,详细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重点、创新之处、预期成果。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注重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他们把好方向、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于今介绍说,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2011年完成国家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智库产业”;2011年,完成二连浩特市政府委托项目“中蒙俄智库产业示范区”;2014年,民政部委托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上海大学智库产业研究中心共同研发“智库产业体系构建”项目,并获民政部部级奖;2015年,欧美同学会委托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上海大学智库产业研究中心共同研发“京津冀智库产业示范区路径研究”项目。2016年,开始谋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地区智库产业集群示范”,并组织专家先后赴浙江、江西、重庆、贵州、海南、河南、福建辽宁、深圳、上海、四川等东中西部地区调研。我们认为,智库产业集群在地方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可以有效增强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产业政策制定的“链式思维”和系统思维;可以统筹产业发展和安全,强化更具系统性、更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政策导向;可以统筹推进政策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安全稳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智库产业集群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打造“五链融合”的产业新体系是智库产业集群的关键。“五链融合”的本质是政府主持、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由此形成的政府政策开放带动、参政议政的高端人才聚集推动、高端产业集聚拉动、金融市场融合互动、科研应用创新驱动为核心产生的全智能产业链。”于今表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时强调,“江西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向科技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不断激发和释放科技主体的创新活力,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江西连续六年举办江西智库峰会,让智库拉动推动带动更多的产业技术进入江西、把更多的研究成果应用在江西,因地制宜的打造符合江西发展的完整智库产业集群生态体系,探索一条江西 智库产业集群新模式。拔地而起的南昌航空工业城,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链”融合的典型代表之一。

  于今指出,课题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内涵界定、现实价值的考察,找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牢培育层面推进地区智库产业集群示范效应的影响机理和理论基础,进而开展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探索相关的机制和路径,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牢培育层面和地区智库产业集群示范效应两个主题结合考察的初次探索,属于研究视角创新。并可以理论结合实践深入分析当前央地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课题将组织专家及地方政府共同开展课题调研、撰写、研讨及打造产业示范基地等工作。

  产业经济学家、课题首席专家、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聂永有介绍了智库产业研究现状,他表示,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正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智库产业集群,尤其是"五链模型",为这些地区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发展框架,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同时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聂永有认为,政策链在民族地区扮演着基石的角色,指导和保障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大战略相协调,并且维护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恰当的政策驱动下,经济增长与民族认同可以并行不悖,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人才链的重要作用体现在集聚和培育能够驱动地方发展和创新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推动科技和文化发展,还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巩固民族团结,进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对民族地区至关重要,智库产业群促使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和知识的融入向高端产业迈进,这不仅提升经济实力,还赋予地区以新的自信和自主发展的动力,加深对于共同体意识的共鸣。金融链为这一切提供了资金保障,确保智库产业群的持续创新和发展。稳定的金融支持使得民族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潮,享受共同进步的红利,增强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最后,创新链作为智库产业群的核心,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了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不断扩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广度与深度。

  聂永有指出,通过智库产业集群的整合与推动,民族地区不仅可以实现跨越式的经济社会发展,还能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作出独特贡献。智库产业集群成为连接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战略的重要纽带,加速民族地区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课题组专家成员、中国交建总承包分公司党委书记王文锦表示,打造高质量智库产业集群是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她指出,“智库产业集群建设要发挥好企业主导作用。近年来,中交集团聚焦打造“三核五商”新中交,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形成以“中交智谷”为代表的智库产业集群品牌。比如,由中交投资开发的北京中交智谷产业项目,已初步形成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中交(济南)创芯智谷项目,作为半导体、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的平台载体,重点聚焦产业链、技术链、金融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致力于打造中交特色智库产业集群。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中交智谷”项目建设,进一步把握智库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发挥中交全产业链优势,加快向民族地区产业推广和布局,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创新商业合作模式,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规模化、产业链条的全面化、产业服务的精细化,推动“五链模式”,将其打造成为地方“智库产业集群示范区”,为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圈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帮助民族地区引进更多科技项目、科技平台、高端人才,输出高质量智库成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课题组专家成员、中国电科总部战略规划部副主任郝政疆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建议。他指出,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二是抓住智库产业集群这个重要载体。智库产业不是智库产业“化”,而是智库+产业 。三是深度解析智库产业集群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路径。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从满足“顶层设计”与“立足实际”双需求;发挥“学术型”专家与“应用型”人才双献智;推动“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双发力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机制路径。

  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贾华强,数字战略学者、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原董事、国务院国资委原局长邵春堡,经济学家、立法专家、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原主任朱少平,经济学家、国家智库特邀专家、闽江学者孙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社会智库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和优化路径”主持人陈开敏、中科院战略咨询研究院袁志彬等专家,高度评价本课题启动,对于课题开展提出多维度的专业建议。

  据悉,「智库产业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机制研究」课题组将根据各位专家建议,确定课题开题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