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安全教育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安全研究学术共同体•西安论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2025年04月23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 4月19日,2025年国家安全研究学术共同体•西安论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阮小飞主持。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海波指出,陕西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大中小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形成了全覆盖、多渠道、立体化的国家安全教育新格局,推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陕西将进一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安全人才根基。
会议致辞 王海波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胡继平认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学术界敏锐洞察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本次会议要积极回应国家安全理论发展与国家安全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科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术创新轨道上行稳致远。
会议致辞 胡继平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云博表示,十余年来,陕西师范大学锚定国家战略,结合学科优势,聚焦智库建设,发挥人才富集效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为国家安全事业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陕西师范大学将进一步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致辞 王云博
主旨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亚泽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少将唐永胜教授聚焦“积极构建国家安全自主知识体系”,提出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路径,指出当前学科转型进程中仍存在惯性思维束缚与系统性规划不足等现实问题,呼吁各高校以跨学科融合为突破口,激活原有学科资源的协同效能,共同推动国家安全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性构建。
主旨发言 唐永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大慧教授以“新时代国家安全能力的理念创新与构建维度”为核心议题,深刻阐述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需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革新观念,将学科建设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同时强调学科建设要彰显新水准、体现时代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
主旨发言 黄大慧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许可教授着眼“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回顾与展望”,阐述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经历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确立基本框架、以立法形式确立重要地位、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三个关键阶段。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国家安全教育未来要重视提高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素养,全面提升教育实效。
主旨发言 许可
陕西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任晓伟教授关注“《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指出需从阶级性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本质,同时从领域全面性、方法论系统性、实践统筹性及格局塑造性四个层面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性”内涵。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的创造性结合,为新时代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国家安全体系提供了根本性理论指导与实践遵循。
主旨发言 任晓伟
专题报告环节由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家昊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马方教授就“全面开展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进行了系统阐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晨围绕“国家安全战略人才培养”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山西省学校安全教育中心主任董新良教授分享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研究”的成果;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主任谢新水教授解读了“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意蕴”。
专题报告发言人
会议还设置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安全教育”“西部边疆国家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三个平行论坛。与会学者就总体国家安全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安全教育、西部边疆国家安全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积极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贡献智慧。
分论坛现场
闭幕式上,三位教师代表分别对平行论坛进行总结发言,张亚泽作闭幕致辞。本次会议举办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也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的十周年。会议成功举办对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深化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完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提供了智力支撑。
此次会议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国家安全厅、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70余位学者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