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宏观经济论坛——202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2025年05月23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郑成宏) 5月15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主办的“天津宏观经济论坛——202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召开,会议围绕“以习近平经济思想领航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展开交流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了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会,同时就天津一季度经济开局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双研究员主持会议并做总结。
王双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出版为新时代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与实践,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创新。天津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引领,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强化创新协同与产业协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将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力军的使命担当,着眼时代课题,创新理论阐释,推出更多原创性研究成果;聚焦重大现实课题,深入一线调研,发挥智库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智慧力量。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自力以“人民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本质属性”为主题,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认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底色,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强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性贯穿于经济研究的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各个方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何遵循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形成了一系列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丛屹教授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之下,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原则,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要义,应进一步明确主要问题、任务和路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武鹏副研究员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本质上就是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统筹好发展与分配、效率与公平,形成既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现代化路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共同富裕是“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独特优势,重点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着力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全面推进共同富裕。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振坡教授认为,今年一季度天津经济焕发新活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7%,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服务业表现亮眼。制造业提质增效,汽车、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型。现代服务业赋能效应凸显,信息软件、租赁商务等领域增长迅猛,有力支撑产业升级。锚定未来,应以“品质、创新”为导向,增强天津经济韧性。要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创新格局建设,实质性推动创新资源、人才、企业等集聚;要激发多元主体市场活力,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制度型开放研究院陆建明教授以“激发天津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天津‘智造都会’城市新品牌”为题,介绍了在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中,天津在电信、金融、交通等领域承担任务,包括开展国产网络游戏属地管理与智能标注数据标注产业建设,提升数字内容监管效能并培育特色数据服务竞争力;推进国际合作专属任务,吸引国际金融机构集聚并深化跨境金融创新等。加快推动“两业融合”、数据跨境流动、境外人才便利化等要素保障,围绕建设高水平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通过服务业开放赋能产业链升级,促进人员、商品、资金、数据等要素流动,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天津世界级“智造都会”城市新品牌。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所长董微微研究员提出,天津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为核心路径,统筹资源配置与经济结构升级。通过改造低效用地、盘活闲置楼宇等存量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产业“腾笼换鸟”,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集约布局。未来,天津要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技术、数据跨区域流动,统筹存量盘活与城市更新,通过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金融工具创新与空间功能优化,实现“增量引领”与“存量赋能”双向互动,为经济提质增效和城市能级跃升注入持续动能。
与会人员认为,下一阶段,天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工作,着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改善预期,推动天津经济持续向好发展。